中越铁路互联互通正在加快,广西第二条直通中越边境的高铁有望在今年内通车。
国家铁路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8月21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下称“南凭高铁崇凭段”)正式启动联调联试工作。这条高铁预计年内开通运营,成为继防城港市至东兴市铁路之后,又一条修到中越边境的高铁。
直达边境
南凭高铁崇凭段正线全长约81.5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南凭高铁将全线贯通运营,南宁至凭祥实现高铁直达,两地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4个多小时压缩到1个多小时。
南凭高铁定位为城际铁路,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国铁南宁局集团代建,是广西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铁。但是,这条铁路是我国中越边境地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广西与东南亚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凭祥与越南凉山同登接壤,越南正在规划建设凉山至河内的标准轨铁路,因此,南凭高铁可与凉山至河内铁路连接。而且南凭高铁建成后,原有湘桂铁路(湖南衡阳至凭祥)的货运能力将大大提升,更加密切广西与越南人员和经贸往来。
近年来,广西一直加快与越南的互联互通建设,通过强化与东盟地区的海陆连接,支撑和巩固起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的地位。
在南凭高铁崇凭段开通之前,2023年12月27日,作为广西沿海高铁的延伸线,防城港市至东兴市铁路开通运营,成为第一条直抵中越边境的高铁,该线路为国铁Ⅰ级双线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预留时速250公里/小时。
与凭祥一样,东兴市也地处中越边境地区,与越南广宁省芒街接壤。防东铁路与规划的越南河内至海防至芒街铁路相连。建成后将中国沿海高铁通道与越南和东盟相连,形成北部湾经济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至越南的高铁通道。
在广西将高铁修建到边境地区之际,越南也更为积极对接中国铁路。从2023年以来,中越铁路互联互通建设进展明显加快。
去年10月14日,中越两国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加快老街-河内-海防标轨铁路可研和同登-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轨铁路规划编制工作,抓紧推进中国河口至越南老街标轨铁路连接线工作”。去年底中越两国又签署政府间协议,推动这3个标准轨铁路项目的合作。
今年2月,广西与越南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暨联合工作委员会第十六次会晤上提出,各方推动铁路、陆路、海路互联互通。广西积极推动国家相关部委早日对越南开展谅山—河内和芒街—下龙—海防两条标准轨铁路研究规划提供支持。
中越班列猛增
互联互通建设提速也为跨境货物运输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中越跨境铁路货物运输持续火热。
国铁南宁局集团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送出口货物18870标箱,同比增长283%。其中,江苏、广东等地的汽车零配件、摩托车零配件经中越班列发往越南,成为新的运输增长点。
中越班列是从2017年开始开行的,但是在最初几年开行量增长并不大,并落后于2021年后开行的中老班列。当地学者曾向第一财经解释,广西方向到越南的货物以汽运居多,铁路货运被汽运这种运输方式给替代掉了。
不过,最近两年,中越班列开行爆发式增长。国铁南宁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19670标箱,同比增长1153%。班列货源辐射至国内25个省份,跨境货物覆盖越南、老挝、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
国铁南宁局集团微信公众号显示,今年起出入境货物列车牵引吨数由1000吨增加到1300吨、增长30%,大幅提升中越班列运输能力。同时,进一步优化跨境班列开行品质,中越图定班列开行频次由每周5列加密至14列、提升近2倍。
货运猛增的背后,广西与越南和东盟的进出口也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广西外贸进出口3871.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较全国外贸增速快10.1个百分点。其中,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060.8亿元,增长11.9%,占53.2%。
其中,这两年防城港外贸大幅增长。2023年,防城港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7%;2024年增长28.6%,首破1200亿元大关,达到1282.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313.8亿元,增长227.2%;进口968.3亿元,增长7.5%,出口增速、进口额均排广西第一。
8月25日,防城港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58.0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出口额233.6亿元,增长1.3倍;进口额624.4亿元,增长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