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5 22:36:29 股吧网页版
G7中唯一!加拿大为何还未与特朗普政府谈妥关税协议?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程程

  加拿大将从9月1日起取消对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美国商品征收的25%的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总理卡尼近日表示,上述措施是与美国对加拿大商品降低关税的对应措施。加拿大目前将专注于帮助那些面临高额关税的行业,如钢铁、铝、汽车和木材等,并为美国政府对USMCA的正式审查做准备。

  特朗普7月31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将部分加拿大商品的关税提高至35%,并于8月1日凌晨生效。但是这一关税不包括《美加墨协定》覆盖的产品。自关税战爆发以来,加拿大政府已三次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以及对美国汽车加征额外关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加墨两国(尤其是加拿大)若在农产品和能源领域实施关税报复,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但从两国当前表态来看,加墨两国更倾向通过向特朗普政府展示在芬太尼领域管控方面的进展和努力,以换取较低的关税税率。

  加拿大小企业难支撑

  加拿大取消上述对美报复性关税将影响美国对加拿大约210亿美元的出口,包括橙汁、花生酱、葡萄酒、烈酒、啤酒、家电和摩托车等商品。卡尼称,目前加美贸易中超过85%的商品享受到了关税豁免的待遇。

  游说团体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CFIB)的一项调查显示,38%的小企业表示,如果现行关税规则继续实施,它们可能无法再撑一年。58%的小企业表示受到了报复性关税的影响,67%的小企业表示他们自行支付了美国进口商品的全部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约有34%的加拿大输美商品符合《美墨加协议》,而该数据6月上涨至近57%。尽管USMCA涵盖的商品在特朗普本月初宣布的35%关税中得到了豁免,但加拿大中小企业则面临着调整生产计划以及文书申报工作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加拿大望远镜制造商Starfield Optics的老板玛利亚(Stephen Mallia)近日对媒体表示,他估计转向加拿大国内制造和零部件的成本高达1.2万加元,而公司去年利润为15万加元。

  游说团体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CFIB)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凯利(Dan Kelly)表示,小企业在申请USMCA产品认证时往往会面临很大的麻烦。在特朗普上任之前,许多企业因为成本高昂、工作量大而不愿这样做。

  即便已经符合USMCA协定要求的企业也面临类似挑战。加拿大高端家具公司Chapman & Bose就表示该公司被迫重新提交文件以对其美国客户被错误征收的关税提出异议。

  钢铁和铝关税仍在生效

  卡尼同时表示加拿大对美国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将暂时维持。

  此前,特朗普宣布将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钢铁和铝进口关税提高一倍至50%。作为美国最大的铝和钢进口供应国,加拿大将遭受最大的冲击。

  在钢铁贸易上,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加拿大出口价值121亿加元的钢铁产品,其中91%销往美国。同年,加拿大进口价值155亿加元的钢铁产品,其中近45%来自美国;在铝贸易上,2024年加拿大出口价值141亿加元的铝产品,其中94%销往美国。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而随着多个国家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加拿大的压力也在增加。加拿大是七国集团(G7)中唯一一个未能在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经济体。

  加拿大律所MAAW Law的加拿大和美国贸易律师沃纳(Mark Warner)表示,在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盟友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后,卡尼已经“预见到了不祥之兆”。

  沃纳进一步补充称,维持报复性关税将危及加拿大在USMCA的豁免权,并且该协议的另一方墨西哥尚未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并在8月1日的最后期限前获得了90天的延期。

  取消报复性关税的举动对加拿大以及在竞选时对美国政府关税持强硬态度的卡尼来说都是一个转变。加拿大最大的私营部门工会Unifor全国主席佩恩(Lana Payne)发文称:“特朗普对汽车、钢铁、铝和林业行业的攻击正在伤害加拿大工人。撤销报复性关税并非橄榄枝,只会助长美国的行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