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债市复杂多变的行情中,民生加银基金的基金经理裴禹翔通过紧密的宏观追踪、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灵活的交易策略,持续追求低波动与高确定性的投资结果。其专注于中高等级债券资产,摒弃信用挖掘和信用下沉,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争取做出超额收益,力求创造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对于固收+策略的“+”法,裴禹翔采取不跟风的精选可转债策略,仅在市场具有确定性机遇时阶段性把握交易机会。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裴禹翔认为,无论从相对利差还是从利率下行趋势来看,债券仍具备投资价值。只要经济趋势、政策预期、外部环境这三个核心因素不变,就将以积极姿态进行组合配置,同时灵活参与行情交易。
追求相对稳健回报
作为一名具有9年投资经验的债券基金经理,裴禹翔的投资风格鲜明:专注中高等级债券资产,极少做信用挖掘和信用下沉,对波动和回撤的容忍度较低。在投资中,裴禹翔坚持优选中高等级债券品种,在组合运作中预设久期中枢,实际久期不偏离中枢过多,避免因市场情绪过热而过度加杠杆、拉长久期,减少市场调整时的回撤压力。
对于城投债和产业债,裴禹翔有着更细致的筛选标准,城投债优先选行政级别高、财政收入稳定、平台及关联方现金流健康的主体;产业债则重点看经营现金流、再融资能力,以及产业相关事件性影响。
对于固收+策略产品中“+”的部分,裴禹翔的策略更加谨慎,聚焦权益仓位精准化设置,避免分散化的低效仓位,只在确定有机会的标的上集中配置。他精选低波动的可转债品种,不做长期配置,仅在特定标的出现投资机会时阶段性交易,避免受权益市场震荡扰动。
在交易策略上,裴禹翔擅长基于预期差捕捉机会。他举例,当市场因传闻定价时,其判断这些传闻可能缺乏真实性,于是逆向操作以获取价差收益。
“绝对收益很难做到,因为债券票息水平逐年下行。但我会努力把回撤控制在接近行业中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厚收益。”裴禹翔表示。
力争多元化与精细化
对宏观环境与中观行业的精准研判离不开成熟的固收研究体系。裴禹翔介绍,公司的固收研究体系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研究框架,从宏观利率环境研判入手,再到行业景气度分析,最后落脚到发债主体的财务质地分析。比如,在分析城投债时,需要根据地方财政实力、债务率、项目现金流等标准化体系指标,结合区域经济数据,预判信用风险变化。
近年来,民生加银基金固收条线进行了战略调整,积极顺应市场趋势和政策导向,朝着策略多元化、管理精细化方向迈进。在波动市场中,固收业务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适应性。整体来说,在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频繁的时期,通过精准的利率研判和灵活的久期管理,固收组合有效规避了利率风险。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震荡明显加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振幅走阔,操作难度显著提升。裴禹翔坦言,震荡市的核心挑战在于“容错率低”。比如,在趋势性行情中,即使交易犯错,只要持有基础仓位,年终回报仍较为可观;但在震荡市中,若在关键拐点做错,组合收益率就会大幅落后。
对此,民生加银固收团队的应对策略是多交流、早布局,在团队碰撞中动态修正宏观研判。例如,当市场对政策力度预期出现分歧时,团队会结合高频数据和政策细节交叉验证,最终形成更贴近实际的结论。“我们会经常反思自身判断与市场情绪是否一致,若高度一致,就考虑左侧布局或右侧提前止盈。”裴禹翔补充道。此外,团队还会借助量化模型辅助决策,将模型给出的结论作为参考,指导加仓或减仓动作。
债市仍有配置机遇
谈及今年二季度的操作调整,裴禹翔表示,相较于一季度,二季度的管理策略更加积极,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二季度资金面较一季度明显宽松,意味着加杠杆的成本压力下降,且央行对债券市场的态度从3月中旬开始转变,明确释放出积极信号。基于这些判断,裴禹翔在3月底至4月初对组合做了调整,久期和杠杆都有所提升。
近期,A股市场表现强势,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相比之下债市表现较为逊色,股债跷跷板向权益市场倾斜。对于当前市场关注的股债性价比问题,裴禹翔从相对利差和未来趋势两个维度判断,债基仍有配置机遇。他认为,债券收益率绝对水平虽偏低,但与政策利率相比,利差仍具配置价值。比如,对比半年期AAA级信用债等高等级的短期信用债利率与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仍有约30个基点的套息空间。此外,基于基本面来看,债市也仍有收益率下行空间。而权益市场从盈利与市值匹配度来看,并非特别便宜。
裴禹翔分析认为,从宏观经济来看,目前落地的政策力度和节奏偏温和,逆周期刺激色彩较弱,更多带有反思和调整属性,并不以短期刺激为目标。这一判断直接决定了其对债市的中长期看法,在经济趋势、政策预期、外部环境这三个核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债券市场收益率震荡下行的趋势料将延续。下半年,债市收益率有望出现显著下行。因此,裴禹翔所管组合自今年二季度以来维持积极配置。他表示,只要核心判断不变,组合久期中枢就会保持在偏积极水平,同时灵活参与行情交易,但若三个核心因素出现大的变化,则会果断转向防守,降低债券久期,减少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