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4 22:48:39 股吧网页版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 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来源:上观新闻

  8月24日,韩国外交的一个关键交汇点,面向日、美、中三个大国的高层接触几乎同步进行。

  当天,总统李在明带着17年来首份韩日首脑间共识文件结束访日之行;接着马不停蹄赶赴下一站美国;同时,总统特使团开启访华之旅,后续可能还有国会议长“接棒”来华出席九三阅兵活动。

  上任仅两个多月,李在明的“大国外交”似已布局落子,背后暗藏哪些考虑?

  对日:大胆与实用

  24日,李在明为期两天的对日“穿梭外交”落幕。

  前一天,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小范围会谈及扩大会议,持续交流约2小时。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韩美日合作以及朝鲜问题等广泛议题。

  会后,两国首脑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日本舆论称,这是两国领导人17年来首次发表全面涵盖双边关系的首脑间共识文件。

  根据公报,双方一致同意稳步推进“面向未来”的双边关系。

  具体共识与举措包括:在安全等领域加强战略沟通与合作;推动氢能、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就地方振兴、少子老龄化等共同课题建立两国政府间磋商机制;扩大针对年轻人的工作假期签证制度,进一步推动双方人员交流等。

  李在明此次访日关注度极高,不亚于前任尹锡悦的“破冰之旅”。一来,此访打破惯例、创造几个“首次”:两国建交60年来韩国总统首次“先日后美”将日本作为首访国、自2008年以来首次发表联合新闻公报;二来,李在明对日态度与上台前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从将日本定为优先于美国的首访国到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凸显李在明主动引导并营造氛围,其对日政策更显大胆、实用。”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说。

  究其背后,有内外双重原因。

  内部,满足保守派倾向于继续发展与日本关系的诉求,以缓解政治极化,稳定国内政局。

  外部,向日方表明一如既往重视韩日关系,安抚日方对其此前涉日负面言论的担忧,以维护双方在安全、经贸领域的广泛共同利益。

  同时,向日本“取经”,学习如何与特朗普政府相处,以便发展与美国关系。

  “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外交首要方向都是发展并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且两国在处理对美关系上面临高度类似的现状和环境。”

  王俊生预计,接下来韩日关系发展会较顺利,不确定性低,但历史与领土问题仍是长期隐患。

  对美:互利与矛盾

  结束访日后,李在明24日飞赴华盛顿,对美国展开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

  韩国外长赵显已先期抵达,并于22日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等官员会晤,协调定于25日举行的美韩元首会谈议程。

  外界预计,韩美领导人将聚焦三项关键议题。

  一是韩美同盟现代化。涉及灵活部署驻韩美军、提升国防预算及防卫费等内容。

  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向韩国开列一长串“诉求清单”:包括考虑减少驻军规模以实现战略灵活性、呼吁韩方将防卫费分摊额从逾10亿美元提升至50亿甚至100亿美元、将国防开支的GDP占比从3.8%增至5%。外界预计,双方届时少不了讨价还价。

  二是朝鲜问题。迄今为止,朝鲜未接李在明政府递出的缓和关系的“橄榄枝”。

  就在韩美峰会前以及两国联合军演之际,平壤23日试射两种新型防空导弹。

  两国元首料将就重启韩朝甚至美朝对话以及加强美日韩合作交换意见。

  三是经贸议题。包括细化关税协议、加强半导体和造船等领域合作。

  访美最后一天,李在明将前往费城,参观韩国船企韩华海洋收购的费城造船厂。

  王俊生补充道,韩美峰会预计还会涉及中国问题,面对美国拉韩压华,李在明政府如何回应值得关注。

  还有评论称,面对特朗普的“狮子大开口”及其不确定性,李在明此访风险高、收益小。

  王俊生认为,韩美在安全、经贸等领域有共同利益,但在同盟现代化、防卫费等问题上也存在矛盾。

  “客观来说,美韩关系并不对称,美国拥有更多牌。”王俊生说,鉴于李在明高度重视韩美同盟,大概率会让利,但也会维护韩国利益,关键要看首尔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对华:重视与平衡

  同样在24日,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韩国总统特使团将访问中国。

  特使团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带队,成员包括多名“中国通”。

  据韩国总统办公室吹风,此行将强调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天访问期间,特使团将参加两国建交纪念活动、会见中国外长等重要人士,并请中方人士向中国领导人转交李在明亲笔信。

  继特使团之后,作为韩国国家礼宾序列“二号人物”,国会议长禹元植有望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王俊生表示,这一连串对华外交攻势体现了李在明对华政策的“两面性”——重视与平衡并存。

  一方面,高度重视与中国关系。

  李在明上台前后释放清晰且连贯的信号,强调务实处理对华关系,特别是提出要在经贸领域和朝鲜半岛问题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中韩关系为此也呈现很多新迹象。

  另一方面,在中美竞争背景下,平衡近期对日、对美外交活动。

  但是,从李在明本人暂未访华以及可能缺席九三阅兵等迹象看,李在明似乎也在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一定程度上或许是顾及对美关系,想让美国放心。

  总体而言,王俊生对中韩关系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但也希望韩国政府与中国相向而行,处理对美、对华关系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将中韩关系置于韩美同盟框架下去处理。

  “实用”背后的纠结?

  舆论认为,韩国这波“大国外交”浪潮折射出李在明以国家利益为上的“实用外交”特色。

  纵观李在明竞选期间以及执政后的外交政策阐述,虽有细微差异甚至回调,但核心未变,即强调“实用主义外交”,主张在维护韩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外交多元化。这被认为与尹锡悦推行的“价值观外交”截然有别。

  但在王俊生看来,李在明并未全然抛弃前政府的外交政策,既有差异性也有延续性。

  差异性体现在李在明更务实,这意味着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灵活施策,同时更注重“平衡”而非“一边倒”。

  延续性表现在都将美韩同盟作为外交政策核心,并重视韩日关系,甚至比尹锡悦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主要基于个人政治利益以及国内外政治的考虑。”王俊生说,一来稳固自身执政地位,二来因美强韩弱不得不看美国眼色行事,反映韩国对外政策仍缺乏独立自主性。

  王俊生进一步指出,“纠结”也可视为李在明政府外交政策的关键词。

  “李在明的对外政策呈现出‘既要又要’的纠结。”王俊生说,既要高度重视美韩同盟,又要重视韩日关系,同时还想发展好中韩关系,政策缺乏清晰主线与基本原则。

  比如,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首次访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发表涉华不当言论,但之后韩国政府立即澄清,体现了韩国“既要讨好美国又不愿得罪中国”的纠结心态。

  不过,王俊生强调,李在明上台仅两个多月,外交政策尚未成型,还需持续观察,不宜过早下结论。

  韩国舆论似乎看到李在明外交担子的沉重。有评论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加征关税、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歧,再加上朝鲜核问题、韩日历史遗留问题、俄乌冲突等,韩国外交可谓难题重重,李在明政府能否如其所言务实、灵活应对恐怕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