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4 22:21:40 股吧网页版
老有所依|每年有2000万退休老人,银发族再就业可以做哪些行业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乐琰 揭书宜 冯小芯 宋婕

  “我们有部分门店在招一些退休老人,要求会说沪语,身体状况良好,具体条件可以到招聘平台看一下。”在一家小杨生煎门店,店长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就在近期,有关麦当劳、小杨生煎等企业招聘退休老人的消息被热议。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官方平台信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31年十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那么哪些行业适合银发族呢?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调研采访了解到,退休老人再就业要视乎自身身体条件、技能和行业企业具体要求,比如护理、家政等是目前对退休老人开放职位较多的行业,餐饮则是开始可接受部分合适的退休老人。也有部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退休老人在医疗等领域被返聘。

  退休后做钟点工,月入过万元

  边志玉在苏州经营着一家家政中介公司,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基层退休人员进入家政行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通常是在培训、体检后上岗,从家庭钟点工开始做起,比如打扫卫生、做饭、收纳等等,每家每天大约做2~4个小时。

  边志玉会按照退休人员擅长的家务种类进行推荐,擅长打扫卫生的就去雇主家打扫卫生,做饭好吃的就多推荐去做饭。这样单是一户人家的钟点工做下来,每个月(每天2~4个小时)能有3000元左右的薪资,加上基层退休人员本身还有一笔退休金,这个行业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就边志玉的公司新沅家政来说,她估算了一下,退休再就业的家政人员能占到30%~40%。

  她还表示,对于一些比较勤奋的钟点工,一个月能够做上好几家,从早上6点一直做到晚上8、9点,这样一个月下来能收入过万。“像我这边有一个60岁的退休阿姨,每个月能挣1万多元,她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早上5点多就前往苏州园区做家政清洁,晚上9点多才回到吴中区,而且精神状态好得很,走路都带风。”边志玉说。

  同样都是退休做家政,具备哪些优势的人员更受雇主青睐?边志玉总结说,“眼里有活,能够自己在雇主家里找到活儿干,且情商高,就不愁挣不到钱。就像那位60岁的阿姨一样,从事家政行业十年,爱学习,还考了收纳师证,能吃苦,烧饭好吃,又爱干净,因此到哪一家都不会差。阿姨用踏实可靠的表现赢得信任。”

  第一财经记者登录BOSS直聘等平台看到,家政服务,尤其是保洁工作对于中老年人的用工需求量比较大,不少都是急用,月薪在8000多元到1万多元不等,且对于专业技能要求不高。

  “家政行业属于灵活用工,目前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我们这个行业中老年人从业者不少,家政也有细分,如果是保洁工作则门槛较低,但如果是母婴类服务,比如月嫂,这就最好持有一定的技能认证以及母婴科学照料方面的技能。所以月嫂的月薪可达1.5万元~2万元,而保洁人员的月薪要低一些。当然,家政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退休老人要考虑自身的身体条件。”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柯金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艾媒咨询2024年报告显示,42%的中国消费者会经常但不连续地雇用家政服务人员,47%的中国消费者需要仅白天在家服务的不住家服务形式。在工作繁忙与育幼、养老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使用家政服务频率较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了购买社会化家政服务的条件,家政服务业释放出巨大的需求。

  餐饮等服务业开启尝试

  BOSS直聘平台信息显示,小杨生煎招聘服务员,要求熟练使用沪语与本地顾客沟通,负责门店前场接待,收银、扫码下单等工作,要求普通话沟通无障碍,可接受退休人员。

  近期麦当劳也传出招聘退休人员消息。麦当劳此前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及政府指导执行用工政策,为全职员工依法缴纳社保。采用灵活多元的用工方式,退休返聘人员等劳务关系员工也是其中一部分,企业为其提供符合法规政策的报酬,并提供商业保险等。麦当劳中国致力于为所有员工提供“有保障、有福利、有未来”的全面薪酬福利以及安全、尊重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郑静是一位退休老人,60多岁了,曾经她也做过小生意,退休后她不愿意闲着,多年前加入海底捞,做过门迎、酒水吧、冰品等业务。早上8点半到店工作,在她看来,每制作出一份漂亮的冰品都是一种成就感。“我就是不想在家闲着,工作也不累,我觉得身体可以承担,主要是让自己生活有乐趣。”郑静对媒体说。

  专业型退休老人返聘

  苏秉公今年70多岁了,退休多年的他一直对历史文化方面的业务有深入研究,退休后他成立了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将本地历史文化、旅游、科普知识等相结合,还参与了一些文化项目的咨询研发,目前保持着每年出一本书籍的速度来传播文化与旅游。

  施永兴已年近八旬,退休前他是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专家组组长,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专家,国家安宁疗护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项目顾问。从事安宁疗护临床实践与研究工作34年。“对于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如果身体和时间等条件允许,是可以再就业的,我研究安宁疗护数十年,也看过很多案例,我觉得这个行业就可以接受一些55岁~60岁的符合条件的低龄老人来参与。”施永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医护领域,其实比较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退休老人,他们很有经验,涉及医生、护士到护工等,可以对老人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符合专业与身体条件者完全可以聘用。当然,也必须持有行业需要的健康证、护工相关资质等。”橡树湾护理院护理部主任王晓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公开信息显示,贵州省曾经通过“银龄计划”继续面向全国引进一批退休高级医疗卫生人才。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省卫生健康系统213个医疗卫生单位发布引才岗位644个,计划招聘766人,助力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退休后“出海”

  “出海”也是部分老人再就业的方式,但为数不多。

  办完退休手续后,孟女士开始思考职业生涯新的可能性。退休前,她在一线城市的企业的财务部门任职,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一次,她的视野不再只局限于国内就业市场。

  机缘来得很巧,一家在非洲深耕矿业领域的中资企业递来了橄榄枝。孟女士初步了解后,便前往该公司的中国总部进一步了解,最终决定把握住这次机会。赴非洲任职的几年时间里,她成为这家跨国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在负责公司财务事务的基础上,对公司运营有了更深的理解。

  孟女士认为,退休仅意味着手续上的变化,但不意味着这个人就得离开职场。相反地,她认为只要身体允许,岁数便不成问题,五十几岁正是出活儿的时候。跨境应聘也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需要有决心,平常心对待即可。

  公司在对待年轻员工和年长员工方面,并未出现待遇福利上的差别。孟女士表示,这是因为公司高层没有年龄偏见,更看重的是员工实力。

  关爱退休老人再就业

  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或人才市场,培育发展面向银发经济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让广大老年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有力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将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列入本部门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协同配合,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官方平台信息,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超过退休年龄的再就业人口占比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31年十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统计局数据还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据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对于退休后的高龄劳动者,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龄劳动者在经验、稳定性、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人脉资源上具有显著优势。他们拥有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行业积累,能快速识别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尤其在管理、技术咨询等岗位,其经验是年轻员工难以替代的。同时,退休老人通常更具责任感和忠诚度,能长期稳定工作,减少企业培训成本。此外,他们的人脉资源也能为企业带来潜在合作机会。

  詹军豪认为,退休老人就业不仅增加经济收入,缓解家庭养老压力,还通过社会参与提升幸福感,消除离退休后的失落感。代际融合上,他们与青年共事能促进经验传承,增强社会凝聚力。心理健康方面,就业使老年人保持社交活跃,延缓认知衰退,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詹军豪指出,退休老年就业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及社区服务、家政、保安等岗位。其中,农村老年人就业比例高于城镇,且低龄老年人(60~64岁)就业水平最高。职业路径上,部分老年人延续原有职业,如教师、医生等,但越来越多人转向“银发职业”,如咨询、导师、社区服务等,发挥专业优势。随着老龄化加速,老年就业市场将常态化,成为重要劳动力组成部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如智慧养老)将推动其发展。预计未来10~20年,老年就业岗位将更加多元,涵盖专业技术咨询、社区服务、健康管理等领域,形成“银发经济”新增长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