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以往简单的股债搭配,记者发现,新一批多资产组合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组成更为丰富。
比如,多只新发成立的FOF、“固收+”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涵盖债券、A股、港股、美股、黄金、存款等多类资产,其设计背后体现出基金管理人的多重考量。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中基金产品和基金类型的不断丰富,同质化的问题也更加突出。通过细化业绩比较基准,表明行业整体投资策略正在向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多只“固收+”、FOF产品细化业绩比较基准
一个基准涉及六类资产
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新成立的多只FOF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较以往更为细化,大多由4~6类资产构成,涵盖了美股、港股、商品、存款等多种资产类别。
比如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的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中证纯债债券型基金指数收益率*80%+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收益率*5%+MSCI世界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5%+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实盘合约收益率*5%+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的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收益率*7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5%+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后)*5%+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实盘合约收盘价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8月以来,新成立的多只“固收+”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也涵盖了债券、A股、港股、存款等多类资产。比如工银稳健添益的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84%+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人民币)收益率*1%。此外,近日发行的平安瑞和6个月持有、中泰双益、汇添富成长优选等“固收+”基金在设定业绩比较基准时也覆盖了上述四类资产。
对于细化业绩比较基准的原因,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基金经理段伟良表示,首先,旨在突出产品“稳健多资产”的定位,通过跨市场、跨资产类别的分散配置优化风险收益结构。细化的基准更精准地体现了“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另类补充”的投资逻辑,有效弥补了传统“股+债”二元基准对多元策略刻画不足的问题。其次,清晰的资产构成提升了产品透明度,帮助投资者更好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建立合理预期。例如,纳入美股、港股和黄金,明确传递出产品具备全球化配置特性和追求抗通胀能力属性的信号。
2025年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以更好规范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同时提出,未来基金经理的薪酬绩效会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济安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表示,FOF、“固收+”等基金对业绩比较基准的细化是响应行动方案的政策要求。
王铁牛还认为,细化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侧面反映了公募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投资策略更倾向于从传统的权益固收配置方式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变,会更多考虑将商品、港股、海外资产、REITs等大类资产纳入配置范围中,以全球化的视野更好满足市场多层次的投资需求。
细化业绩比较基准是衡量业绩“标尺”
也是投资管理“导航仪”
业内人士认为,细化的业绩比较基准不仅是衡量业绩的标尺,更是投资管理的“导航仪”。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基金经理段伟良表示,一方面,它明确了产品的投资边界,各资产类别的权重设定实质上框定了组合的风险敞口,为资产配置提供清晰的约束框架。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基准有助于强化投资纪律,要求管理人建立系统化、流程化的多资产研究与决策机制,减少“拍脑袋”式配置,提升投资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此外,多资产组合的收益来源复杂,细化的基准支持更精准的绩效归因,有助于识别不同资产类别和子策略的真实贡献,进而优化后续配置决策,实现产品投资策略的动态迭代与持续改进。
王铁牛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细化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助于更好地对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方向进行判断,并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更好地选择。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细化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助于基金经理更好地管理投资组合,使其投资决策更加符合基金的风险收益定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基金管理运作的透明度,和投资者对于基金产品的持有信心。
“随着市场中基金产品和基金类型的不断丰富,同质化的问题也更加突出。通过细化业绩比较基准,也表明行业整体投资策略在向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他谈道。
“不过对于灵活配置类的多资产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设置可能根据配置资产表现、宏观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王铁牛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此类产品时,需要对业绩比较基准的构成、调整机制及实际收益的变现有更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