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下简称“两新”政策)情况汇报,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在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当前“两新”政策已逐渐显效。例如在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循环方面,政策推动设备以旧换新,促进了新技术改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信息传输软件业、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28.3%,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同时,政策叠加直接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
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方面,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日用家电、视听设备销售额分别增长44.5%、22.8%,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8类扩大至12类,单件最高可享销售价格20%的补贴,空调产品补贴件数从1件增至3件。
在政策优化与资金支持方面,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力度达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安排至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
在监管与保障方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强价格监管,对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违法行为,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全国8.2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换购新车超905.6万辆。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
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创新消费投资场景,优化消费投资环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覆盖范围从传统家电、汽车等拓展至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品类,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加至3000亿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肖宏伟表示,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作用下,不仅能够看到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繁荣,还能观察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这些都将为2025年经济持续回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洪涛表示,鉴于我国以旧换新政策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从长期来看,该政策有望常态化执行,一方面,依靠政府的财政、税收、金融手段发挥其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主要靠市场化以旧换新,从而节省政府财政资金,也可以规范以旧换新的可持续发展。
日前,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的活力。
廖岷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有人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是非常形象的。这些政策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更多“国补”的实惠。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用品升级,强化产业要素支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要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体育消费场景,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实施消费惠民举措,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要更加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会议审议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部署开展海洋渔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指出,渔船安全生产涉及广大渔民、船东、船员等切身利益。要把开展海洋渔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支持老旧渔船改造提升,加强渔港建设管理,提高渔民安全素养,用好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海洋渔船安全监管全链条加强、本质安全水平全要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