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16:47:00 股吧网页版
风光新增项目砍半、化石能源新增投资2000亿美元 特朗普2.0重塑美国能源转型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郭霁莹


  自再度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便对可再生能源发起全面攻势。最新动作是,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其政府不会再核准新增风电或光伏项目。他在帖子中称,“任何依赖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州,都面临电力和能源成本破纪录的增长。这是本世纪的骗局!”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炮轰可再生能源。他在今年7月初主推的“大而美”法案便取消了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包括提前将光伏项目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和发电税收抵免(PTC)提前到2027年底前终止、户用光伏税收抵免提前到2025年底终止、取消购买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等。这些抵免政策在过去几年对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清洁能源政策体系全面收缩,但保留了部分CCS和CCUS的补贴政策;风光层面主要集中在土地成本增加、光伏税收抵免提前退坡、户用光伏补贴提前终止;绿氢生产税收抵免提前取消等方面。”在8月22日召开的2025油气与新能源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丛表示,在“大而美”法案下,预计美国在2027年底前将出现一波风电光伏抢装潮

  吴丛称,随着风光税收激励窗口收窄,成本压力将使新能源新增装机腰斩。据预计,到2030年美国新能源装机将减少120吉瓦(GW),其中2025-2027年将出现抢装潮,此后风光装机量大幅下滑,未来十年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将减少一半以上。而这也将推涨美国电价,一定程度影响该国以AI为代表的未来产业的用电需求与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大而美”法案还在逼退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无论是新车购买、二手车抑或新能源商用车购置,相关税收抵免都将在今年9月底全面终止。

  此一政策指向将导致美国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性收缩。吴丛估算,到2034年美国政府将削减1220亿美元新能源汽车补贴支出。预计自2026年起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将受到明显影响,此后至2030年,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较现行情景预期下调约20个百分点。但同时,这也将刺激美国汽油消费量上涨。

  “事实上,‘大而美’法案就是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释放美国油气增产动能,以保持该国在化石能源层面的优势。”吴丛说。

  受页岩油气革命的推动,美国在2019年能源总生产量首次超过消费量,近年来油气生产增速远高于消费增速,成为全球能源净出口大国,并凭借其油气出口能力,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价格和供应层面,乃至国际贸易和外交斡旋中紧握博弈筹码。

  为稳固在化石能源上的优势,“大而美”法案提出扩大陆上油气开采、重启关键区域开采权、增加近海油气开采租约、下调油气特许权使用费最低税率、取消油气开采征收的甲烷排放费用等政策组合工具,刺激美国油气增供和加速开发。受利好政策影响,吴丛估计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升至1340万桶/日。

  同时,税费减免、环保约束松绑亦将有助于提升美国油气行业投资吸引力。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已宣布增加资本支出,重点投向二叠纪盆地页岩油和阿拉斯加北极圈油气田开发。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未来10年美国化石能源行业累计新增投资将超过2000亿美元

  “一定程度上,美国在能源转型上开倒车。”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王佩指出,特朗普重新上任的第一天就退出了巴黎协定,最近又推出了影响美国未来10年发展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实则主要向化石能源倾斜、针对新能源的各种补贴都在萎缩,特别是从2026年开始,针对风电和光伏行业30%的税收减免政策将开始退坡,直至2027年底完全取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