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ESG领域重要事件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北京拟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商务部稳妥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下阶段工作。
【热点聚焦】
硅谷“抢人”大战中OpenAI先乱了?
风电水电等新应用场景涌现预应力材料企业出货量大增
破解世界性难题!我国在“可燃冰”大规模利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业内人士:“反内卷”工作不断加码
法国核电如何与清洁能源共存?标普:灵活错峰是秘诀
【国际概览】
苹果有一批高管正排队退休最晚明年至少有一位高管离职
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称,苹果公司有一批高管正在等待退休,因为公司希望分批安排他们的离职。去年夏天,苹果宣布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里将离职。今年夏天,苹果公司宣布,其长期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将离职。苹果公司高层还有更多高管将离职,预计明年至少还会有另一位高管离职,甚至可能更早。
甲骨文首席安全官离职
甲骨文(Oracle)首席安全官玛丽·安·戴维森离职。她是网络安全行业中职位最高的女性之一,1988年加入甲骨文,并成为该公司首位首席安全官。据报道,甲骨文正在裁员,以控制成本,因为该公司正在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
美国投资巨头设立中东可再生能源子公司
近日,管理资产规模达763亿美元的美国另类投资巨头Stonepeak宣布,其在中东推出了可再生能源子公司WahajPeak,旨在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及更广泛的中东地区投资并开发太阳能、风电及电池储能等大型项目。在WahajPeak成立前,Stonepeak与阿拉伯能源基金(The Arab Energy Fund)已官宣合作伙伴关系,二者共同投资10亿美元致力于该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动态】
中国石油集团加快发展“热电氢”“生精材”等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8月21日主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新兴产业领导小组会议。戴厚良强调,切实增强推进“双碳”工作、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在巩固发展油气产业链的同时,加快发展“热电氢”“生精材”等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要着眼长远,深化研究清洁能源自消纳、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问题等。要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加大重点指标获取和转化力度,持续提升自消纳能力;加强碳资产管理,加快推进CCUS全产业链发展,以长远眼光加力推进地热业务发展,持续深化氢能等重点领域研究。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联盟宣布成立
8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民用航空第二研究所和中国航油集团主办的首届“可持续航空燃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本次大会旨在建立健全产业链上下游常态化交流机制,助力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链政策、技术、市场深度融合,促进民航业绿色低碳转型。会议期间,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联盟宣布成立,并成功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和理事会会议。产业联盟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努力推进跨领域、跨行业交叉融合,积极探索民航与能源融合。据悉,首批成员共57家单位,涵盖航空燃料生产保障、航空制造、航空运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等。
新疆百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实证基地投运
从大唐集团获悉,位于新疆哈密“沙戈荒”地区的光伏光热一体化实证基地正式启动运行,填补了国内“沙戈荒”气候区光伏光热协同开发技术实证领域的空白。实证基地是用于对特定项目进行实际运行测试、验证的场所,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此次投运的实证基地依托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分为先进光伏、常规光伏及光热发电实证区。整个实证基地使用多种型号的组件、支架、逆变器以及46个集热回路,同时搭配14套高精度气象监测设备,可形成100余种测试方案。
商务部稳妥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下阶段工作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5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严实作风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细落实,强化部门工作联动,加强央地工作协同,深化数智赋能,举办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在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妥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下阶段工作。要强化监管、防范风险,守牢资金安全底线。要严格落实有关工作要求,稳妥优化政策。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落实好促消费增量政策,加快培育消费市场新增长点。
北京拟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近日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推动建成覆盖全市、辐射京津冀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多元化布局本地制氢试点,做好制加氢一体站建设,有效利用燕山石化本地工业副产氢提纯项目。积极谋划绿氢输送管道,推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绿电制氢项目输送通道建设,探索研究京津冀域内输氢管道建设可行性。围绕车辆发展需求及应用场景,规划储备并优化市域内氢能补给设施。加力推进市域内氢燃料汽车扩容增量,提升车辆出车率和运行里程,在本市产业园区内试点开展氢能自行车应用,拓展氢能无人机应用场景,推进氢能在航空领域应用技术和装备研发。
工信部推动制定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家标准
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管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电器电子行业生产制造企业、认证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等60余家单位共同研制。标准明确管控电器电子产品中可能含有的10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铅、汞、镉、六价铬等4种重金属元素和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各有害物质的含量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加强有害物质减量和替代,构建并升级产品绿色供应链,不断提高有害物质管控水平,助力消费者健康保护和环境风险管控。
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决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同时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重庆加力推动科技、绿色产业领域优质企业融资上市、并购重组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拓宽股权融资渠道。优化创业投资营商环境,推动创业投资机构数量扩容、资产规模增量。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投资布局力度,鼓励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增强并购基金功能定位,优化并购贷款服务,加力推动我市科技、绿色产业领域优质企业融资上市、并购重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行业动向】
格林美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格林美(002340.SZ)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零碳园区申报和建设实施,以“绿电直连”为主要路径,延伸厂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配套储能、绿电绿证交易、综合能源开发、碳配额交易等合资内容。该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年。本协议的签订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胖东来的经营模式要完全复制并不容易
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接受采访时表示,胖东来的经营模式有可借鉴的地方,但要完全复制并不容易,也没必要。因为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文化和团队都不一样。我们的模式是基于对员工、顾客和社会的理解逐步形成的。如果其他企业只是照搬一些表面做法,比如高薪酬、高福利,而没有真的理解,是很难成功的。
“俞浩未来教室计划”首期落地南通正余中学
近日,由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发起的“俞浩未来教室计划”首期项目正式启动,将落地俞浩母校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初级中学。该计划是俞浩基金会的首个公益项目,也是俞浩毕业20年后反哺母校的落地项目之一,通过提供校园改造基金、智能化校园设备,开发定制科技课程等方式,助力正余中学打造“全国领先的乡镇科技教室”,用科技和公益的力量守护“棱角少年”,探索从“物质帮扶”到“个性托举”的新型教育公益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