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8月22日消息,日前,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7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路径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技创新更强、产业能级更高、创新主体更活、创新生态更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30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路径更加成熟完善,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形成。到2035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路径全面形成,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意见》提出,强化以创新为动力的先进集群体系建设,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一是推进“415X”集群提能升级。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强化“链长+链主”制,优化“核心区+协同区”培育机制。奋力推动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数字安防、现代纺织服装、工业母机等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二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焕新。持续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利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家具家电等传统产业,推动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实施“千亿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构建“浙江制造”品牌矩阵。实施农业“双强”、“耕海牧渔丰收”等行动,推广现代化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建筑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做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省级产业集群,推动智能物联、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一业一策”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综合交通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四是推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建立前沿技术预见机制,滚动编制未来产业领域指南。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技术、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工业软件、前沿新材料、空天深海深地等领域,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意见》还提出,强化金融资本支持。依托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化科技金融体制创新。更好发挥“4+1”专项基金、省属企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动态扩大科创母基金规模,探索建立并购基金,推动设立S基金并开展市场化运作。落实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支持。支持创投机构健康发展,畅通投资退出机制,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