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南区行随进藏部队进驻西藏,开启了雪域高原的金融篇章。
多年来,西藏金融事业与高原发展同频共振,成为边疆稳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金融力量围绕“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聚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和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亦称为‘四个创建’),大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深度实践,以合规经营筑牢屏障,用金融“活水”润泽民生,书写着雪域高原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与区域需求同频助力西藏跨越式发展
2025年上半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藏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彻底改变了旧西藏的贫穷落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金融系统胸怀“国之大者”,深耕主责主业,成为这一历程的重要助力者。
在“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上,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作为首个扎根西藏的国有大行,农业银行(601288.SH)西藏分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30年来,累计向当地实体经济投放贷款7174亿元。据悉,该行全方位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电力水利等领域,服务西藏“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力地支持了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近五年累计投放重大项目贷款超千亿元。
中国银行(601988.SH)西藏分行的发展轨迹,同样见证着西藏金融的成长。1980年7月1日,中国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从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分设,并以“中国银行拉萨分行”名称对外正式营业。在西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银行西藏分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业务优势,积极促进区内外贸事业发展。《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成立45年来,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在全区7个地市设立分支机构33家,员工1200余名,存款超过550亿元,贷款超过750亿元,成为根植雪域的重要金融力量。
金融服务不仅要“普”,更要“惠”。作为西藏全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围绕服务西藏“四件大事”,13年来累放贷款1264亿元,信贷投放覆盖全区90%以上的县区,支持范围涵盖乡村振兴全领域。服务脱贫攻坚期间,农发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逾960亿元,扶贫贷款余额占全区一半以上。
针对妇女、新市民、老人等普惠保险重点服务群体,中国人寿(601628.SH)持续加大保障力度。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西藏分公司针对农牧民、新业态等城乡居民与偏远地区群体,先后推出“全家福系列”“拉萨全能保”“藏乡守护保”等28款具有普惠性质的保障方案,覆盖超151万人次;积极助力构建西藏自治区“基本+大病+补充+救助”多重保障网络,覆盖超125万人次。
在生态保护这一西藏发展的重要命题上,金融创新同样彰显担当。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工商银行(601398.SH)西藏分行累计投放绿色贷款180.7亿元,截至7月末余额达224.8亿元,年均增幅超20%。针对高原古树,中国人寿财险西藏分公司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保险,为西藏山南市5株千年古树提供合计100万元的风险保障,这也是西藏首单古树名木保险。2025年以来,中国人寿财险西藏分公司通过绿色保险累计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超210亿元。
从重大项目到田间地头,从城市基建到生态保护,西藏金融服务的下沉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西藏民众的获得感,也为高原经济注入了持续动能。
政策机构联动金融戍边战略落地有声
边民富则边境固,边疆稳则国家安。2025年以来,围绕“四件大事”和“四个创建”目标,金融资源调控与政策协同显著加强。
从政策层面看,6月17日,西藏金融监管局聚焦边境地区金融服务痛点,制定实施《金融强边富民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金边行动”),以系统性金融创新筑牢边疆治理金融根基,服务国家强边固防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据悉,“金边行动”针对边境地区金融机构覆盖不足、特色产业支持薄弱等问题,明确“三年三阶段”目标:到2027年,力争实现边境县2家银行机构服务、乡镇网点覆盖率超70%,信贷规模年均增速高于全区,特色保险与数字服务全面扩容,构建适配边疆治理的金融体系,切实履行金融戍边政治使命。
西藏金融监管局于日前联合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自治区财政厅印发《关于印发〈关于强化央地协同实施“西藏+”战略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更好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动西藏法人金融机构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理顺关系,更好服务支持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月27日至29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赴西藏自治区调研,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结合西藏实际,丰富金融供给、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支持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助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努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指引下,金融机构迅速响应,布局未来。
8月20日,交通银行(601328.SH)西藏分行联合国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功向自治区国有企业发放首笔8亿元融资租赁贷款,专项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据悉,该笔业务是西藏自治区首单由承租人、租赁公司与银行三方协同推进的大额信贷合作项目,首次打通“产业—租赁—银行”三方融资通道。
邮储银行(601658.SH)行长刘建军透露,未来五年,邮储银行将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的融资规模,并启动“六链融合”专项行动,加力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邮储银行于近日发布《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六链融合”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科技链、人才链融合发力,为雪域高原注入发展动能。未来五年,为西藏重大项目提供不少于1200亿元融资,为西藏特色产业提供不少于500亿元融资,并支持不少于3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7月25日,农业银行携手央企在拉萨举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美丽幸福西藏”活动。会议期间,农业银行发布《支持央企西藏地区重大项目行动方案》,明确4大支持领域、聚焦3类客群提供服务、出台10项差异化支持政策。同时,与19家中央企业围绕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矿产资源、乡村振兴等领域重大项目进行现场对接,并签订银企合作协议。
从政策出台到机构落地,从传统信贷到创新服务,从数字赋能到链式融合,西藏金融正以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协同网络,支撑起一幅“边民富、边疆稳、边关美”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