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2日讯(编辑王蔚)当前,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高涨,作为投资者参与境外资产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QDII基金业绩亮眼。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发稿日,市场存续314只QDII基金,存续规模6334.78亿元。今年以来,93%的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多只聚焦港股医药赛道的产品收益率超100%。
市场热情持续升温,吸引机构争相布局QDII业务,今年6月,外管局下发最新一期的QDII投资额度审批表,QDII持牌机构累计获批额度为1708.69亿美元,新增额度30.80亿美元。此外,据证监会官网公布,目前还有12家机构排队申请QDII额度。
QDII基金今年超九成实现正收益,最高143%
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发稿日,市场存续314只QDII基金,存续规模6334.78亿元。其中,按照类型进一步细分,股票型基金215只,存续规模5489.11亿元,规模占比86.65%;混合型基金58只,存续规模455.73亿元,规模占比7.19%;债券型基金24只,存续规模334.65亿元,规模占比5.28%;另类投资基金17只,存续规模55.29亿元,规模占比0.87%。其中,另类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传统金融产品以外的资产类别,如黄金、原油、房地产、REITs等。
业绩表现上,今年以来,受益于境外股市向好,QDII基金今年业绩表现突出。总体来看,今年混合型基金表现最好,平均收益率为29%;股票型基金平均值22%;另类投资基金平均值为17%;债基平均值为3.6%。
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以来,93%的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7%实现负收益,负收益基金主要投资境外石油、天然气、房地产类股票,其中国际油价波动导致部分能源类产品净值出现回撤。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后的QDII基金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具体来看,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QDII基金大多投资于港股医药等资产配置,包括多只恒生创新药、生物科技等ETF。其中,收益率排名前三的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以及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今年实现收益率分别为142.57%、107.47%、107.18%,均主要投向今年爆火的港股医疗保健行业。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QDII基金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其重仓持股为映恩生物-B、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均为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财联社梳理发现,目前QDII基金中,境外资产仍以港股为主,尤其是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强势反弹,跑赢全球主要市场。为何今年港股如此火热?
据华夏投顾分析,今年港股大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宏观经济的底气。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超过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亮眼的一位。这种基本面稳定带来的信心,是市场情绪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对海外投资者和机构来说,稳增长的中国,意味着产业链的韧性还在,长期配置的确定性还在;
其次,是国际环境的微妙变化。虽然中美关系仍有摩擦,但回过头来看,相比市场此前的悲观预期,其实缓和迹象比想象中更多。中美之间的积极信号,也让很多机构重新评估对中国资产的定价逻辑,也为港股这个“中西结合点”带来了更强的吸引力;
第三,是赛道的确定性。从AI、创新药到新消费,国内不少产业在过去一年“赛”出了成果,也逐渐展现全球竞争力。这些优质企业中有不少在港股上市。再叠加美元走软、外资回流新兴市场的大背景,港股的优势凸显。
QDII额度扩容30.8亿美元,多家机构加快申请步伐
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发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外管局官网显示,截至6月底,191家QDII持牌机构累计获批额度为1708.69亿美元,新增额度30.80亿美元。
在《投资额度审批表》中,这些持牌机构被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等4类。其中,证券类机构(含公募基金、券商及券商资管)累计额度最高,合计942.90亿美元,占比为55%。
据财联社整理,在78家证券类持牌机构中,睿远基金和财通证券资管为首次获批QDII额度,均为5000万美元。此外,据证券市场周刊统计,包括易方达、华夏基金在内,还有60家公募基金获批新增额度。
除上述机构外,多家机构加快QDII申请步伐。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兴银基金、博道基金提交申请QDII业务资格的相关申报材料被证监会接收,其中兴银基金于7日后要求补正材料。目前,还有国联安基金、鑫元基金、兴银基金、博道基金等在内的12家基金公司准备入局QDII业务,显示出在全球化资产配置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的当下,机构对QDII业务布局的热情不断高涨。
第三方机构法询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菲表示,QDII申请资质要求比较高,单就净资产和资产管理规模这一项,基金公司要求净资产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管理规模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证券公司要求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因此在2013年《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中,规定了QDII所指的境内机构仅限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境内传统的持牌金融机构。
在QDII额度发放后不久,QDII基金频频限购,据财联社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已有博时纳斯达克100ETF 、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和长信标普100等产品,因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开启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模式。有基金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坦言,限购额再次下调的原因正是新增的QDII额度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