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8月22日讯(记者李佳怡)多款新品接连亮相,智元机器人动作频频。
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公司董事长兼CEO邓泰华现场发布智元战略规划。据透露,该公司今年计划实现数千台机器人出货,明年预计将提升至数万台,并希望在未来几年每年出货量达数十万台。
大会现场,《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智元机器人展示了面向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安防巡检、商用清洁、数采训练、科研教育八大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并提供了百台机器人供参会者现场体验。
多款新品首亮相,智元要打造机器人“全家桶”?
大会现场,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副总裁姜青松提到,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而智元有着业界最完整的机器人产品家族。
此外,姜青松表示,智元针对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安防巡检、商用清洁、数据采集训练及科研教育八大场景,推出了相应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实现多行业规模化应用。
会场外围,《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智元机器人根据上述八大商业应用场景设置了相应展区,并有相应产品进行工作实操展示。
包括其旗舰机型远征A2、主力机型灵犀X2、OmniHand 2025系列灵巧手、四足机器人D1系列在内的多款产品也在现场亮相,与参会者交流、互动并展示多种功能。
在科研教育展区,记者注意到,智元机器人所投资的初创企业“灵初智能”携带灵巧手、具身智能产品出席活动现场。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佩戴灵巧手设备,与具身载体实现了动作同步演示。
据算法工程师李若冲介绍,其为遥操作系统,可经由云端互联网完成远程同步控制,能够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煤矿等实际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8月17日,智元机器人也正式推出自己的灵巧手OmniHand 2025系列,包含面向交互服务的“灵动款”与专注专业作业的“专业款”两大产品,且“灵动款”已于18日登陆智元商城及京东商城。
此外,智元机器人近期公开多项与灵巧手相关的专利,其中包括涉及腱绳套管环节的发明专利《灵巧手手指、灵巧手和机器人》,以及“灵巧手拇指、灵巧手和机器人”专利获得授权。
在安防巡检展区,智元机器人展示了于18日新发布的D1系列四足机器人产品,包括D1 Pro、D1 Edu和D1 Ultra三款机型,相关产品已在京东商城与智元商城正式上架。
记者注意到,除已发布的D1系列机型外,智元还展出了多款尚未正式推出的四足机器人产品,其中包括配备滑轮的版本以及体型明显更大的型号。
据悉,这两款分别为D1 Max和D1 MaxPro。其中,D1 MaxPro具备较强的负载能力,有效负载为50kg,最大负载可达100kg,可应用于工业巡检、应急救援及物流运输等场景。截至21日,京东商城与智元商城暂无两款产品上线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携手新产品“灵犀X2-W”亮相会场。该款产品具备全向移动底盘、高自由度双臂及仿生手腕等核心特性,为基于X2平台衍生、专为“作业智能”打造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
彭志辉表示,目前灵犀X2-W尚处原型阶段,但随着算法模型持续突破,或有望成为下一代具身智能作业机器人的标杆。
多战略规划发布,明年将下线数万台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具身业务部姚卯青在谈及此次合作伙伴大会时表示,机器人研发需深入各个行业以产生实际应用价值。大会旨在吸引更多下游伙伴参与,使具身智能起码前期能够试用起来,共同积累真实场景、真实行业的数据与经验,加深对行业、系统的理解,从而促进机器人设计优化,以更好应对、更加适配实际应用痛点。
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也向记者强调,收集应用场景中各类问题的重要性。其指出,单一应用场景内产品的交付量达到1000台,是验证商业化是否成熟的重要节点。“1000台至少能把各种各样的问题收集回来,把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打磨的比较好,在这个场景下持续迭代的循环。”
对此,智元机器人在大会现场公布了多项战略规划,以推动机器人产品应用场景落地、加速商业化应用进程。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启动专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业加速计划“智元A计划”,旨在孵化50 + 高潜力早期项目,在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据悉,首期创业营已于8月21日面向全球机器人初创企业、开发者团队正式启动招募。
此外,邓泰华透露,智元机器人今年计划实现数千台机器人出货,明年预计将提升至数万台,并希望在未来几年每年出货量达数十万台。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则发布三年规划表示,未来三年希望能够实现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支持百种任务的自主泛化能力并构建一个开放、可进化、自生长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
针对海外市场方面,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则向记者透露,今年的海外市场扩张分两步推进。一方面,在北美市场围绕数据驱动等方面开展科研教育合作,借助当地学术界资源,为智能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推动商业出海,重点区域包括东南亚、日韩和欧洲等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彭志辉发布机器人动作与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据其表述,该平台可将机器人二次开发难度降低到0门槛,AI加成的机器人多模态内容生成与编辑工具,支持大量动作种类、预览编辑、动作导入、编排演绎等核心功能。
彭志辉强调,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和产业,但“交互表达”仍是瓶颈,合作伙伴和二开用户需要更简单、高效的方式来定制机器人行为,“灵创平台的愿景是让机器人像人一样自然表达,让创作者像导演一样自由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