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国初步裁定加拿大油菜籽构成倾销并对其采取反倾销措施,原料供应收紧的担忧驱动8月中旬菜粕价格大幅拉涨,菜粕期价刷新逾一年新高。进入9月份,国内油厂菜粕库存低位,主要港口库存不断下降,预计菜粕现货价格或高位运行。
国内压榨菜粕原料为进口油菜籽,近五年加拿大油菜籽供应占据重要地位。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1-7月份,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共计208.40万吨,其中加拿大油菜籽进口量197.56万吨,市场占有率高达95%。此前,市场关于8月份国内加拿大油菜籽买船计划为3船,9-10月分别有2船、1船。政策背景下,8月14日后到港通关的加拿大油菜籽将面临缴纳高额保证金的压力,原料进口成本攀升的风险转移至国内油厂,截至8月14日,华南区域沿海油厂已有2船加拿大油菜籽抵达,8月下旬及9-10月原定采购计划取消概率或增大。近日市场关于澳大利亚油菜籽进口消息增多,考虑到澳籽作物年度在12/11月,因此进入中国市场补充供应的时间参考11-12月,因此压榨菜粕原料将于9-10月份存在缺口。

受反倾销政策和市场有关澳洲菜籽进口的传闻影响,8月12日至今,国内菜粕现货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走势。8月13日菜粕期货RM2601全天涨停,沿海油厂停售停签,贸易商报价明显上调。不过8月14日至15日期间,市场关于购买4万吨迪拜粉状菜粕购买、澳籽进口或于11月份装运等相关消息流出,菜粕现货报价跌幅扩大。
然而主要市场可售菜粕库存低位,业内人士对于菜粕供应下降担忧显现,油厂及贸易商基差报价明显上调,下游询采积极性提升。
本周以来,随着菜粕期货价格冲高回落,现货基差报价波动幅度收窄,但在油厂及主要港口可售库存下降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截至8月21日收盘,广东东莞散装菜粕基差报价为RM2509-50元/吨,多数贸易商反馈可售头寸较低。

后期来看,国内菜粕供应下降预期逐步兑现,现货价格或维持高位运行。
据卓创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15日,国内主要港口菜粕库存共计56.75万吨,周环比增加2.50万吨,增幅4.60%,其中华东港口库存34.95万吨,环比增幅5.10%;华南港口库存21.8万吨,环比增幅3.81%。但是华东及华南区域保税区内将近20万吨加拿大颗粒菜粕因成本抬升或无法流入市场交易,因此港口可售菜粕库存仅有36万吨左右。
压榨方面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油厂开工率整体保持低位波动,压榨菜粕供应量相对有限。本周仅有三家企业保持生产,开工率或降至19.34%,进入9月份,加拿大油菜籽供应短缺或导致零星装置于9月末停机,仅剩广西及海南两厂保持运行,压榨菜粕供应量或进一步收紧。卓创资讯预估8月份压榨菜粕产量参考13.50万吨,9月压榨菜粕产量降至11.40万吨。

再看菜粕进口市场的变化,据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1-7月份进口量共计163.16万吨,同比增幅0.93%;其中,加拿大菜粕进口量91.03万吨,同比降幅23.20%,占比达到55.80%。自2025年3月中国商务部对加拿大颗粒菜粕加征100%反倾销关税后,阿联酋菜粕(即迪拜菜粕)、俄罗斯菜粕即印度菜粕进口量同比明显提升,但是对加拿大菜粕供应地位的替代补充作用仍显不足。
因此,对于国内压榨菜粕市场而言,进入9月份沿海油厂压榨节奏放缓,其他进口货源补充有限,尽管养殖端刚性需求有限,但是供应量低位现状对菜粕现货价格形成偏强支撑,预计菜粕现货均价重心或环比上移,月度均价参考2650元/吨。
(作者: 任园园,卓创资讯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