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总局不断优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准入更加规范。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修订《公司法》,依法增设最长5年出资期限,指导存量和新设公司按期认缴,遏制了天价出资、超长出资、盲目出资等市场乱象,有效提升了注册资本“含金量”。推行登记注册“实名认证”,加强住所信息核验,防止冒名登记、虚假地址登记,防范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拧紧了登记管理“安全阀”。发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企业名称、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优化设置了登记事项“红绿灯”。
二是市场退出更加顺畅。进一步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修订完善《企业注销指引》和注销流程图,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操作性更强的行政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在注销过程中遇到的股东失联、公章遗失等实际困难。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建立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海关、税务、公安、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建立健全经营主体歇业制度,探索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紧密配合的强制清算机制。全面实施经营主体简易注销登记,确保无债权债务经营主体能够通过简易程序,最短21天就可以退出市场。
三是企业办事更加高效。围绕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推动开办餐饮店、企业信息变更、企业迁移登记、“个转企”等“高效办成一件事”,其中,开办餐饮店时间由过去的37天减少至现在的15天,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累计使用6亿多次,大大地便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发布实施《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授权北京等11个省市开展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企业登记效率。
四是监管执法更加公正。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范围,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建立和落实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建立指导性案例制度,发布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着力防范“小过重罚”。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制定《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大力推行服务型执法,推动全系统深入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建立与经营主体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听取和推动解决经营主体的诉求,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促进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