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在建设的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浇筑高度突破200米,预计将于今年底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与此同时,在西藏昌都与四川甘孜交界的金沙江上游,金上清洁能源基地首座投产发电的120万千瓦华电金上苏洼龙水电站和7月刚刚全容量投产的75万千瓦华电金上巴塘水电站正全力运转,昌都市沿江中国华电260万千瓦超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也在全力冲刺年底投产发电目标……
这是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金沙江上游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为“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加速建设的缩影。经过十余年的接续奋斗,从单一水电到水风光多能互补,从零起步到远期总规模达数千万千瓦,这座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正在崛起。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地位正在加速跃升。
“西藏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风能资源可开发量1.1亿千瓦。”西藏自治区能源局数据显示,西藏正全力挖掘清洁能源潜能,持续推进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厚积优势。
以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为例,在2016年起,基地瞄准“水风光一体化”定位,超前谋划沿江风光电开发,开展沿江风光电测风测光,完成水光互补规划研究。2021年底,基地首批260万千瓦光伏项目取得备案批复,2023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并网发电;今年初,基地首批15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获批,标志着金上清洁能源基地实现风电项目“零”的突破,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多能互补格局更趋完善。
依托金沙江上游藏川段近1000万千瓦的优质水电资源,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可撬动开发沿江数千万千瓦风光电资源。基地全面建成后,不仅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支撑,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能。
另据介绍,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在规划阶段保留了37.4%的干流自然河段,保护的支流河段达500公里。建设之初,还编制了绿色水电策划方案,将保护贯穿于电站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吸纳当地群众3319人次参与建设,创造劳务性增收约1250万元,租赁当地设备及车辆运输费用共计约86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