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8月20日披露信息显示,中意资产、长江养老合计登记3只债权投资计划。不过,从行业整体新增登记情况来看,债权投资计划正经历调整周期。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同比降幅超20%,登记规模近年来持续萎缩。其收益率也逐步走低,已降至2%-3%的水平。
受融资需求减弱、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保险资管的另类投资业务结构正经历转变。在收缩债权投资计划的同时,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迅速增长,成为险资应对“资产荒”和获取更高收益率的新方向。业内人士认为,在另类投资转型过程中,保险资管公司的投研能力、项目筛选能力、风控能力均有待提升。
登记规模连续多年下降
债权投资计划,也被称为“保债计划”,作为保险资管另类投资中开展最早、占比最大的业务,该类业务正持续收缩。2021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达到高峰,为9600多亿元。2022年至今,该类业务登记规模持续萎缩。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及数量分别为2121.59亿元和137只,同比分别下降24.50%和23.03%。此外,债权投资计划收益率也逐步走低,目前已降至2%-3%的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债权投资计划的登记数量和规模减少,与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融资需求减弱、利率持续走低等因素有关。
某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相关投资人士向记者分析,一方面,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债权投资计划过往主要投向房地产、基建、城投等,目前优质资产供给减少;另一方面,债权投资计划的融资成本比向银行贷款的成本高。当前银行融资成本不断下降,融资主体更愿意向银行贷款,对债权投资计划的需求相对减少。
记者调研了解到,除了新增规模不断下降之外,债权投资计划的存续规模也在下降。“我们新增的债权投资计划业务不多,主要是做存量业务。”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在银行信贷融资成本逐渐走低的背景下,公司存量债权投资计划业务面临一定压力,部分融资主体表达了将债权投资计划提前到期或降低利率的意愿。
此外,有些保险资管公司为了防控风险主动收缩业务。上述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相关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与银行贷款相比,债权投资计划具有资金使用较灵活等优势,过往保险资管对资金用途的把控没有那么严格。如今,监管部门提高了对债权投资计划的合规性要求,保险资管公司需要向融资主体重新确认、核查资金用途,根据所投项目的运作情况,保险资管公司可能会采取延缓出资或提前终止计划等措施。
拓展股权与资产证券化业务
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均属于保险资管的另类投资业务。在收缩债权投资业务的同时,保险资管机构正积极扩展股权投资和资产证券化业务。
保险资管机构的股权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计划和私募基金两大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管机构登记私募基金3只,同比增加1只,规模为250.04亿元,同比增长524.94%;登记股权投资计划11只,同比增加6只,规模为267.87亿元,同比增长188.03%。
中诚信国际创新产品评级部资深分析师周文白认为,一直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长钱短用”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较为严重,股权投资计划和私募基金既可以很好地契合险资长期性、稳定性和量大的优势,提升投资收益,缓解负债压力,同时又能较好地服务于实体企业降杠杆需求,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
上述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的债权投资业务团队除了在原有领域挖掘投资机会,也在进行转型,方向之一便是股权投资业务。另一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债权投资业务近两年处于收缩状态,更多地在股权投资方面寻找机会,目前主要关注与寿险业务相关的医疗保健等领域。
以资产支持计划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是保险资管重点发力的方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资产支持计划登记规模1800.96亿元,同比上升46.15%;登记数量为38只,同比增加3只。近年来,险资对REITs的投资力度也有所加大。
上述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相关投资人士表示,以公募REITs为例,此类产品与保险资金尤其是人身险资金的需求有较大契合度,其底层资产主要是产业园区、仓储物流、长租公寓、收费公路、市政设施等,收益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我们看好这类资产,自首批公募REITs发行以来,便积极参与相关投资。”该人士透露。
记者调研了解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募REITs因收益稳定,吸引了不少银行理财、券商自营等负债久期较短的资金参与投资,这些资金主要关注公募REITs的交易性机会,而险资倾向于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
加强能力建设成关键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在保险资管另类投资业务中,债权投资计划的占比或继续下降,股权投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得到快速发展。保险资管机构应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优质资产筛选、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能力。
周文白表示,2023年,5家保险资管公司获批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随着5家试点保险资管公司持续在交易所市场发力,预计未来保险资管机构将加大在资产证券化产品领域的布局力度,持续挖掘与险资特征相匹配的基础资产类型。此外,保险资管公司将持续提升在私募基金及股权投资计划方面的活跃度。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认为,当前险资开展股权投资面临优质项目稀缺、退出机制不畅、短期考核压力与长周期特性矛盾,以及跨行业投研与风控能力待提升等困难。建议监管部门适度优化比例限制、简化审批流程并拓宽创新工具试点。同时,机构应建立长期考核机制,深化与头部专业机构合作,强化投研团队建设。
上述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济转型期,险资在面临‘资产荒’的同时还面临‘本领荒’,需要尽快补齐能力短板。”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还提到,当前险资运用需要严格遵循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在偿二代二期规则下,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较高,险资参与股权投资的风险资本占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险资股权投资产生掣肘,建议优化相关监管规则,提升险资参与股权投资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