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智汇人社、共襄营商”人社大咖聊营商主题活动举行。京沪两地行业协会代表、企业高管、高校学者、律师等嘉宾齐聚一堂,为破解领域内营商环境痛点贡献专业智慧。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陆敬波以“法治促和谐,和谐助营商”为题,梳理我国劳动法治发展历程。在陆敬波看来,劳动法治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保障权益、规范秩序的双重作用,面对新就业形态、超龄劳动、涉外劳动关系等一系列新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体系。
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磊分享了“门楣三重奏”新实践:以“服务无界”破解用工难题,通过“人力资源会客厅”等举措构建零距离服务;以“监管有界”守护公平,推出“静默守护”等机制;以“效率破界”提升效能,实现政策“无感享受”与纠纷快速化解,彰显区域营商环境特色。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人社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举措、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建设相关内容、人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律师视角、人工智能对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作用、人力资源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角色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提到,现在有些科技型企业产值很高,但可能只有几名员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对这一类企业应格外关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菲菲表示,人和机器其实是可以协同发展的,“我们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中发现,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近年来,上海市人社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工作抓手,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着力在降成本、强供给、优监管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自2018年以来,迭代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今年初,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市人社局制定出台《聚焦提升企业和劳动者感受持续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出35条可及可感的惠企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