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经济的下行周期,宠物经济却逆势增长,展现出“新刚需”的强劲势头。
作为全球宠物行业的旗舰展会,今年的亚洲宠物展(下称“亚宠展”)规模再创新高,汇聚2600多个海内外展商,预计展期内的到场人次超过51万;同期的论坛议程也较往年更为密集,还新增了小宠异宠及更多跨界元素,进一步拓展了行业边界。
不乏热度的市场和蓬勃向上的生态,吸引了大量的新入局者,也留下了坚守多年的传统制造商。面对机遇和挑战,供应商们心态各异。

图为亚宠展现场吴军/摄(下同)
新入局者瞄准需求分化
8月20日,专门从内蒙古赤峰赶到上海的宠物店主冯林拖着行李箱来到亚宠展现场,直奔宠物智能舱PILTON的展位。他告诉第一财经,双方此前就已在线上联系过,此次来线下看看实物,计划给新的宠物店展示区采购数十台智能舱。
对宠物智能舱PILTON合伙人杨少熊而言,这只是“奔现”的客户之一,忙碌的他在亚宠展开幕当天接待不断。“宠物行业居住赛道处于快速上升期。”他对第一财经表示,不管是商用还是家用,这一品类的中国市场占比都在持续提升。于2023年将智能舱推向市场的他们,今年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
在本届亚宠展上,他们展出了新的家用产品智能鸟舱。“今年鸟类宠物很火,有近2000万养鸟家庭。”杨少熊说,基于这样的观察,他们开发了兼具鸟笼和保育箱功能的鸟舱。“新刚需”之火热显而易见——其智能鸟舱首批用户复购率超过40%,海外订单排期已延至2个月后,实际销量较预期高出近3倍。
随着都市生活空间受限和安全养宠需求的提升,小型宠物凭借其空间适应性高、饲养成本低、互动安全性好等优势,正成为新一代养宠人群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2020年就有超过1700万人饲养异宠,占国内整体宠物饲养规模的25%,其中爬宠、鸟类、啮齿类异宠深受年轻人喜爱。
有意思的是,新进入宠物赛道的创业者,绝大部分都是资深养宠者,这也让产品的开发更多从客户的需求出发。
将粉色宠物洗护车开到亚宠展现场的Wagoo同样是新入局者。Wagoo宠物移动洗护公司市场负责人曹轶尘告诉第一财经,他们的服务于今年5月1日正式上线,已在上海地区推出30多辆移动洗护车,计划这样的“小粉车”将在今年底翻三倍,超过100辆。正是因为创始人和他自己都经历过带着“毛孩子”去实体店洗护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痛点,所以才想到了让宠物店“移动”起来的模式。
“我们把宠物店的服务集合在车上,消费者预约任何地方,只要能停车,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宠物服务。”曹轶尘说,这是在基础车型上做的改良和升级,一辆车开出一趟预计可以为10只猫狗宠物提供洗护服务,回到站点完成补给后就可以继续流动。作为社区宠物店的补充和便捷化升级,他们既可以为店家提供完整的服务平台,也可以面向消费端直接提供服务。
在曹轶尘看来,消费并非降级或升级那么简单,而是分化了,消费者对于自己的真实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消费决策也变得更加严谨和理性。为此,他们闯进“移动洗护”新赛道,试图强化“潮宠”的理念。

图为智能宠物电话
数据显示,今年的亚宠展上,年轻消费者占比跃居首位,超过七成。随着养宠人群的年轻化,当下的养宠观念逐渐从“喂饱”转向“宠好”的精细化养育。《2025宠物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61.5%的用户愿意为宠物的“情绪健康”付费,这也带动了智慧养宠时代加速来临。
在展会上,全球首款宠物智能手机、宠食料理机、监测心率和体动状况的智能气垫矫形床以及记录宠物成长的移动版短视频拍摄机等宠物智能硬件首发亮相。
“小皮车萌探007”就是今年8月刚上市的一款移动版宠物短视频自造、监控一体机。成都唐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苏超表示,他们最近也带了这款产品去美国参展,目前虽然处于内部预售阶段,但已获得2000多台的预订量。

图为亚宠展现场
传统制造坚守专业与规模
和新入局者的扩张势头相比,已在宠物经济领域深耕十来年的传统制造商却在更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了压力。
对他们而言,是刚刚经历了疫情结束后的收缩期,迎来了复苏。虽然没有新手们的加速度,但老兵们凭借沉淀多年的专业性和已有的规模优势,正在用性价比和品质守住阵地。
青岛麦瑞驰猫砂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专注做了10年猫砂的他们至今仍然只做猫砂。他坦言,猫砂本身没太多技术含量,也很难有多强的议价权,但因为足够专业,也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他们的高性价比把生意做到了全球。面对关税的挑战,他们因为多元化市场布局,整体营收和利润均较为稳定。
派瑞弗是上海绅宠商贸有限公司新创的品牌,但其核心团队在宠物行业已深耕超过20年。该公司销售负责人伍曲告诉第一财经,公司七成业务为出口,其中美国市场占出口总额的约四成,另外三成业务面向国内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即使是宠物行业也是相对疲软的。近年来有所复苏,今年预计业绩能与去年持平。
派瑞弗的产品线并不单一,包括电推剪、刀头、剪刀、吹水机、吹风机、美容桌、手术台、宠物浴缸、宠物烘干箱、专业展示及医疗笼具等,但作为宠物护理工具供应商,他们面向的客群多为海内外的宠物店、经销商等B端,依然偏小众。
伍曲说,在品牌化的同时,他们也在开拓更多新兴市场,根据当地需求进行研发和设计等多方面的调整。在销售模式上,也会尝试跨境电商转型,并在试水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布局海外仓等。
“2018年我们的宠物烘干机能卖2.9万元,现在9000元都不好卖。”深圳品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前荣对第一财经表示,和几年前比起来,这两年因为供应链的竞争加剧,产品的价格迅速下降,“行业跟风很快,一款产品推出来就会被迅速复制”。消费者的需求也从更多关注品质,转变为了“既要好价格又要好品质”。
他的苦恼是,老外贸人“几十年磨一剑”的品质与如今国内迅猛的“更新换代”节奏有些格格不入。
“老客户用过的都觉得好,我们的产品五六年不生锈,有些可能几个月就生锈了。”为此他们的产品没有太多售后需求,较长的产品使用周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老客户复购,“品质好是优点,好像也变成了缺点”。相对来说,目前出口的生意反而比内销更好做一些。
作为外贸制造商,程前荣坦言,自己还是会专注做好制造和研发,销售、运营和市场开拓会交给外贸公司去做,“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发展出好的生态”。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约1557亿元,增长4.6%;猫消费市场规模达1445亿元,增长10.7%。宠主消费力较好,并倾向购买高品质且实用性强的产品,对产品的材质、口碑、性价比等关注度上升,智能用品偏好度提高。从市场格局来看,宠物用品无绝对领先品牌,品牌使用率相对分散,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