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1 22:15:09 股吧网页版
推新型门店、代收快递 便利店的自救与升级
来源:北京商报

  收购要约被撤回,痛失转型捷径后,7-Eleven开始展开“自救”。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7-Eleven不仅推出了新型门店,还在二楼增设休息区与24小时服务窗口。与此同时,罗森也加速服务创新,其在青岛的首家新店就提供快递代收、自助充电等24小时生活服务。面对“增长乏力”与“盈利承压”的双重困境,便利店行业正积极探索新门店模式以寻求突破,但这些创新能否真正带来新增长,仍有待市场检验。

  新型门店落地

  风格一新的7-Eleven便利店门店在通州区落地开业。据了解,这家门店为老店迁新址,对外设置了24小时服务窗口。员工工服、货架设计摆放较之前有所区别。店内新增了新产品,即时加热区域除了加热炉之外,还有自助咖啡机、豆浆机、冰沙杯等。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时看到,店内上架了7-Eleven自有品牌的袜子、饰品等。二层还设有休闲区,可供消费者店内用餐。

  不仅是7-Eleven在进行门店创新。据悉,罗森便利店首次进入青岛市场,新门店结合季节限定款持续吸引年轻客群。门店新增了24小时生活服务,例如提供快递代收、自助充电等服务。

  罗森在日本本土开设了“未来型店铺”。从网络中公布的照片来看,未来型店铺整体呈“回”字形布局,出入口分设于外侧玻璃墙两端,之间的直行过道集中配置多项自助设施,兼顾休憩与操作功能。结账与服务区域依次配置“街角厨房”便当柜、油炸品柜、自提柜、人工收银与烟草专柜、信息电子屏及4台自助结账机,整体实现取餐、提货、结账一体化动线设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新门店的设置更加注重服务与自助。

  值得关注的是,独特商品是新型门店的“标配”。不久前,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便利店大会上,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表示,全民通用的必买商品越来越少,罗森必须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和消费倾向,开发特定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行业进入发展拐点

  或许,7-Eleven有自己的内卷与焦虑。不久前,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CT正式宣布撤回对7-Eleven母公司Seven&i控股(以下简称“7&i”)的收购提案。这标志着7&i失去了通过外部资本注入实现快速转型的捷径。

  此外,7-Eleven面临着加盟商增长放缓的焦虑。7-Eleven日本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下降0.7%,营业利润下滑11.0%,已连续五个季度呈现负增长态势。虽然7-Eleven在日均销售额方面保持着优势,但与2019年的数据相比,其增长率仅为5%左右。相比之下,全家和罗森的这一数据在8%左右。

  今年5月,7&i新任社长戴卡斯表示,“目前我们站在历史拐点上,变革极为重要。9月开始,我们集团历史上第一次转变为专门经营便利店的事业体”。此前,他还表示,“我们失去了一些市场势头。必须谦虚地接受失去部分市场份额的事实。为了尽快恢复正轨,必须加快投资速度”。

  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方面,7-Eleven门店数量已被罗森反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罗森在中国开设了6652家门店,7-Eleven开设4639家门店。

  与此同时,国内本土便利店品牌占据TOP3,分别为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面对本土品牌的强势扩张,外资品牌如罗森、7-Eleven期望通过创新模式、本土化策略实现破局。

  寻求差异化竞争

  不仅是传统巨头角逐便利店行业,尝试跨界的新势力也下场分一杯羹。三只松鼠近期汇报了打造的“一分利便利店”业绩:今年2-5月,一分利便利店开了4家门店,松鼠小镇店日均销售额超过15000元。

  同样盯上便利店这门生意的还有库迪咖啡。今年初,库迪咖啡宣布全面升级“触手可及”计划,并推出全新的便利店店型。据了解,此次推出的便利店业态将不仅仅局限于咖啡销售,还将涵盖中式面点、便当等常规便利店产品。

  除了跨界入局者,京东秒送、美团闪购和淘宝闪购在即时零售赛道的争夺战,直接为便利店行业制造了诸多新机遇。

  年轻化是便利店品牌需要关注的要点。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经营需要做到渠道与客群的精准匹配,如今便利店和电商是年轻消费者接触品牌的核心场景。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商品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商品的选择、定价、供应链管理等都需要精细运作。便利店需要紧跟市场需求,确保商品的多样性和品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便利店门店数量保持增长态势,24小时门店以及社区型门店愈发重要。便利店要紧跟提升产品性价比的趋势,以“市场需求+差异化价值”策略,打造自有品牌大单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