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雅江水电站概念股暴涨,在座各位赚到钱了吗?”
在近日的一场投教活动上,主讲嘉宾向台下听众提出这个问题时,台下一片静谧,竟无一人举手。
“牛市里赚不到钱,甚至亏钱。”这种疤痕效应正笼罩在散户的头顶。这段时间,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且为突破3800点而蓄力时,“慢牛”行情已成为机构的共识,各家券商均认为,这波行情起码还要再延续个一两年。
然而,散户的期待值却明显低了很多,在社交平台上,“这轮牛市什么时候结束”成为当下讨论的焦点,有人认为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也有人认为,4000点也可能是牛市的终点。
在质疑声中开始,在兴奋中结束
“这段时间,很多投资者非常焦虑,由于过去几年熊市糟糕的记忆,市场涨一点就跑,跑了之后发现市场继续走强,又要追回来,然后再跑,反复操作。”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说,要想走出这种焦虑,一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知道市场的顶部在哪里。
然而,很难有人能够精准预测牛市的顶部。一场牛市,往往在人们的质疑声中开始,在兴奋中结束。历史数据就成为了预测本轮牛市的一个重要的参考项。
张夏以万得全A指数作为统计,将1999年至2024年划分为5个时间段,提出了五年周期论,在这个论述中,年份“逢4逢9”都是指数的底部区域,比如1999点、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以及2024年,万得全A指数均在底部区间。底部之后,指数在两年半至3年的时间里会创下一个高点。
“当我们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框架后可以推测,2027年之前应该指数都不会太差,还是上行趋势。”他说。张夏对于未来的看好也代表当下很多机构的观点,“我们看好的是A股的长期机会,这波‘慢牛’行情持续时间至少要到2027年。”一位机构人士对记者说。
同时,一部分此前作出保守判断的券商也在调高预期。如东兴证券,在年度策略里,提出了今年是结构性慢牛行情的判断,高点在3800点附近,在中期策略里对行情判断做出重大修改,提出3400点是行情新起点,A股将会步入一轮中长期慢牛,市场走到目前阶段远未结束。
“从短期来看,市场有望剑指4000点整数关口,进而强化中期慢牛的叙事,同时有望进一步激活场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热情,从更长的维度看,我们相信中国股票市场会创出新的高度。”东兴证券称。
但部分散户却不这么认为。近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这轮牛市什么时候结束”是当下讨论的焦点,有人认为4000点是牛市的开始,也有人认为,4000点是牛市的结束。
“这行情我看着不太对啊,涨得太凶猛了,不断创新高,再这样下去,牛市很快就结束了。”一位投资者称。
也有投资者说,自己的股票还没回本,回本了就跑。“这个点已经不知道怎么买票了,板块轮动太快了,个股价格已经很高了,一不小心就被套。”
“一想起2021年3700点开始下跌,会不会再重来一次,我就犹豫要不要清仓。”一位投资者写道。
这轮牛市动能基于新逻辑链
市场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夏认为,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过去几轮大牛市,通常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上市公司盈利加速改善,唯一一个例外是2015年,进入牛市二阶段完全是杠杆资金趋势的自我强化或者正反馈。
“过去所期待的这种经济改善和盈利改善目前还没有发生,所以造成很多人对当下的市场没有很大的信心。”他说。
所以,这就回到了这轮牛市诞生的催动因素以及为何与过去不同。华西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认为,这一波中长期“慢牛”是由制度改革、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共同驱动的。
张夏认为,本轮牛市进入了第二阶段基于全新的逻辑链,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高波动,企业盈利以后更倾向于扩大再生产,形成巨大的资本开支而非分红。所以,股民想要赚钱只能低买高卖。如今,中国经济进入低增长低波动时代,企业盈利以后,考虑到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改善,所以更倾向于不再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红利分配,于是中国股市具备了长期持有的价值,所以,这轮行情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驱动的。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开通过复盘美股(2000年至今)、印度股市(2002年至今)、日股(2014年至今)的趋势性或阶段性长牛后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这三个市场的长牛均为温和上涨,而非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面“理想组合”,共性特征在于居民股票资产持有周期长、交易换手低,同时企业通过稳定分红+注销式回购向市场注入的资金长期高于IPO、定增与并购重组的融资加和,使市场由“净融资”转为“净回馈”。
王开认为,经济增速是股市长牛的重要基本面因素,尤其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然而,对于成熟市场而言,即使经济增速不高,通过企业盈利改善、宽松货币政策、公司治理改革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利好,也能够支撑股市的长期上涨。所以,股市长牛的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结于经济增速。
当然,支撑牛市能够持续的还有一股力量,这就是存款搬家。李立峰认为,当前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激发,则会产生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从而促进“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申万宏源分析师韦春泽认为,居民存款搬家正在萌芽,但尚未全面加速。2021年以来,房地产收益率转负,居民资金迁出,但由于缺乏中高风险和收益资产,只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迁移,包括存款定期化、回报稍高于存款的类固收资产,但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也有中长期回落压力,居民亟需一类资产替代过去房地产的位置,权益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迁移的下一站。
东兴证券研报也认为,居民存款搬家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经济未来进入新一轮复苏周期的时间节点可能也不会太远,同时,资本市场制度性红利不断显现,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含量不断提升,市场有望出现业绩与指数共振的中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