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1 15:05:30 股吧网页版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真金白银”促经济惠民生
来源:人民网

  “设备更新让企业的产品质量更优,订单更多了”“‘国补’叠加分期免息,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多”……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推动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也为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设备更新带动下,7月份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7月份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45.3%、8.1%。

  ——设备更新促进产业升级。在浙江宁波,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去年公司申请到设备更新补贴,购置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精度也提升不少,今年订单量增长了很多。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相关行业生产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 %、15.9%、13.7%;相关的包装专用设备、电动叉车、机床数控装置、数控锻压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2.3%、30%、28.6%、25.4%。

  这一趋势在用电量上也得到了验证。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比6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1.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过5%。

  在这背后离不开相关资金的支持。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近期表示,今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力度达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安排至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2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

  业内人士认为,设备更新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升级,进而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这不仅反映在工业增加值和产品产量的增长上,用电量的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活动的活跃。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潜力。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卖场,“以旧换新”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趁着商场有活动,我准备给女儿买台电脑和智能手机,为她上大学做好准备。现在还能享受国家补贴,很划算。”市民刘先生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与之相关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产量增长48.2%、14.8%;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补贴政策支持,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5.3%、8.1%。在以旧换新商品中,绿色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高能效等级家电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第四批同等规模资金也将于10月接续发力,各地也持续做好配套资金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两新”政策推行以来,逐渐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消费市场繁荣,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有动力和需求进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设备更新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买,推动以旧换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各地在落实‘两新’政策的同时,要开拓与‘两新’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市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表示,“两新”政策意味着将带来消费模式、消费业态和消费体验的创新,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服务创造新的市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