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全球8021篇AI海洋学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显示,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AI海洋学研究的领跑者。
随着海洋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数据的收集速度和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分析方法已难以应对。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高效且精准的分析工具,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近年来,AI海洋学研究论文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
“目前,中国和美国在AI海洋学研究论文发表量方面位居全球前列,分别达到2698篇和1804篇。”参与上述研究的相关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尽管美国在2017年之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近五年发文量增长迅猛,并在2017年实现反超,成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实力的提升,也显示出AI技术在中国海洋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潜力。
从学科分布来看,AI海洋学研究论文发表在1527种学术期刊上,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球科学和遥感等领域。其中,28.55%的论文发表于影响因子超过5.0的期刊,显示出研究成果的高质量和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和遥感技术是AI海洋学应用最活跃的学科,论文占比分别为23.23%、17.13%和16.08%。
“AI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前述研究人员表示。他指出,海量海洋数据为AI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材料,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学习和预测海洋现象,从而在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补充说:“海洋科学本身是一个跨学科领域,AI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海洋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融合,为海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不久前的链博会上也指出,AI发展速度惊人,几乎每隔三到五年就会迎来一次重大突破。他同时强调,中国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已居世界首位,在开源合作方面同样极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