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将迎来一批新品种。
8月20日,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致辞称,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期货市场独特作用凸显,证监会将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包括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不断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更好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郑商所理事长熊军也在会上也提到,将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截至目前,国内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同时,产业客户参与度也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王颖会上称,今年,关税政策成为影响全球经贸秩序的关键因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为助力实体经济稳健运行,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价格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内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同时,一些品种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路径不断丰富,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在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方面,王颖提到,要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稳步增加特定品种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着力增强境外客户参与我国期货市场的便利度。
熊军也提到,郑商所也将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稳步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