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创新药板块跌幅居前,相关ETF持续“吸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最新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06.3亿元,成为全市场首只规模超200亿元的创新药ETF,同时也是年内收益率翻倍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只。今年以来,该产品回报率已达107.84%。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聚焦港股市场不超过50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龙头企业,生物制品与化学制药行业权重占比高达92.5%,成分纯度居市场前列。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全球创新药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达70.59%,集中度高且研发实力突出,覆盖肿瘤、免疫治疗、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从产业链布局看,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不仅覆盖Biotech(生物科技)企业,还纳入CXO(医药研发外包)、基因治疗等上下游环节,形成“研发—生产—商业化”的全周期配置。Biotech领域以信达生物、君实生物为代表,专注于高成长性的创新药研发;CXO领域则涵盖药明生物、康龙化成等企业,其相对稳定的服务收入为组合提供了防御性。这种全产业链覆盖既能在行业景气时捕捉弹性收益,也能通过分散投资平滑单一环节的周期波动风险。截至8月19日,标的指数市盈率为37.27倍,处于历史38.52%分位数。
机构分析指出,与2021年相比,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从“本土商业化”转向“出海突破”,未来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如,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BD(业务合作)总金额达519亿美元,2025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12.5亿美元首付款交易再创纪录,印证了国内创新药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政策端,《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支付、审批、融资等多维度护航行业,而研发端,截至2025Q1我国FIC(首创新药)数量覆盖度已达40%,接近美国水平(美国为53%)。
展望后市,国金证券认为,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参与Biotech赛道的方式,兼具科技与医药双重属性,适合中长期资金配置。相较于个股投资,其分散风险的优势显著,同时能灵活适应市场风格轮动。随着更多创新药企在2025-2027年实现盈利拐点,叠加出海预期持续兑现,板块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