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蒋小天发自北京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在京发布《2025年货车司机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及,近年来受国际大环境变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链优化升级等因素影响,货运行业利润进一步压缩,货车司机收入面临下行压力。但即使如此,根据统计结果,2025年,货车司机平均每月净收入仍达10512元,超过网络主播、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家政人员等五类新就业群体,仍具有更高的经济回报优势。

报告指出,当前,超过九成货车司机收入集中在8001元至32000元区间,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农业、个体经营、产业工人等传统蓝领性岗位,从年龄分布来看,30至49岁的司机是行业内的骨干力量,占比接近80%。其中,30至39岁区间的司机占比最高,达到50.24%。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货车司机数字能力的强弱与平台使用程度,正成为影响货车司机工作与收入水平的重要变量。调查结果显示,数字能力得分较高的司机群体(平台订单占比90%以上的司机群体),其月均毛收入和净收入水平均明显高于得分偏低群体;平台订单占比越高,货车司机的收入也明显更高。这种对比表明,数字能力的强弱和平台使用程度已经成为影响劳动回报与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根据调研,货车司机普遍驾驶时间长,高强度工作,休息天数较少,平均月休息天数为3.54天,近九成货车司机独自驾驶,雇佣助手的比例仅为1.96%,报告呼吁重视货车司机的权益保障,并公布了货车司机加入党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情况。受访司机群体当中3.45%的司机为中共党员,近两成已参与货车司机流动党支部, 8.53%的司机加入工会,近半数司机有意愿加入,显示出工会在劳动权益保障、福利争取、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现实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有接近一半的货车司机认为平台在保障劳动权益方面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