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出台,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的支持引导作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
惠民生,覆盖广泛真利民。在政策支持领域上,既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还涉及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既关注“一老一小”等生活刚需,也紧跟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新趋势。在消费结构上,政策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并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政策,切实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度和质量。在覆盖群体上,发挥经办机构产品差异化的优势,不仅覆盖工薪阶层,而且惠及收入波动较大的灵活就业人员,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低门槛,真金白银降成本。新政策可以说是“省心又省钱”,借款人主要是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的交易信息,而贴息资金的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都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省心是流程的便利,省钱更是真金白银的支持。1个百分点的贴息比例,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能真真切切降低信贷成本,实实在在减轻居民利息负担,增强消费信心,提高生活品质,让政策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
扩内需,协同发力促消费。新政策打破了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聚焦支持消费,与同步实施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相配合,实现需求和供给两端的协同发力。此外,新政策凝聚多方合力,从中央到地方,从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到具体的经办机构,财政与金融政策紧密配合,用公共资金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投资于人,让人民更有幸福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效释放内需潜力。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质上是对人的关注,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幸福生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充分体现了把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贷款贴息政策让利于民,但也隐藏着用贴息资金套利、挪用资金到非消费领域等风险。想把好事办好,就离不开严密的制度和全链条监管体系。中央与地方,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要遵循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原则,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健全监督和沟通机制;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建立制度化核查流程,严肃处理违法违规情况;加大政策宣传解释力度,使政策真正落地落实,让财政杠杆充分撬动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