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重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突出“规建运治一体化”,系统重塑城市发展服务治理的理念、思路、机制和方法,探索打造一批具有科学城辨识度的AI赋能综合场景应用标志性成果,服务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赋能项目管控
织密文明施工防护网
8月2日14时49分,重庆高新区含谷镇寨山坪村高空瞭望AI摄像头捕捉到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学校建设工地疑似扬尘。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依托“高新建设管理一体化平台”智能预案,立即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核实。15点33分,施工单位上传核实情况,事件同步被推送至属地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含谷镇治理中心迅速调派生态环境岗工作人员赶往现场,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事件处置。
扬尘问题的有效治理得益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打造的“在建项目风险管控综合场景”。这一数智化综合场景应用不仅能提升扬尘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还能整合建设施工安全、渣土车监管等模块,融合市区多级平台数据,借助视频监测、物联感知、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管理闭环,实现应急指令“一键下达”、多部门联动“无缝衔接”,让不文明施工问题从“事后处置”向“事先预防”转变,守护蓝天白云,添彩绿色家园。
如今,通过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三级治理中心事件流转,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协同处置,镇街事项平均办理时长从1.5天缩短至0.5天,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打造数智化综合场景应用,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不仅高效解决扬尘治理等具体问题,还为超大城市应对人口密集、事务繁杂等管理问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凝聚多方合力
探索协同治理新路径
日前,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2025年毕业生作品展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举行。超80万人次预约参观、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2万人次,大规模人流、车流激增的双重压力下,做好活动保障成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城市治理的现实考题。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选定四川美术学院、熙街,精心打造“熙街·川美安全智管综合场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高校重大文体活动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展览期间场馆及周边秩序,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数据驱动、全链管控、校地协同”的创新样本。
过去举办重大文体活动,学校需要线下向多个部门提交活动申请。而今,学校可通过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治理中心进行线上申报。治理中心接入交通、城管等多部门数据,可自动实时识别14类风险,实现事件单直接流转到消防、公共服务局等部门,活动申报效率大幅提升。如今,学校仅需线上申报,即可完成活动申报审批。
下一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计划在相应综合场景应用中引入AI智能体,可自动生成活动方案优化建议、风险智评及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等级风险触发相应数字预案,活动结束后还可自动生成复盘改进方案,推送至各协作单位,为后续活动举办提供优化支撑。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致力于推动“政府+高校+文化+商贸+艺术+科研”多方深度协同,形成“资源共融、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实现高校资源与城市治理的“一贯到底、一览无余”,进而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探索多方联动、协同高效的新路子。
创新社区治理
提升千家万户幸福感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依托“141”平台打造“住宅小区居安易综合场景”,住宅小区基础信息全面归集落图,住宅小区家底实现“一屏统揽”。
与此同时,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还利用基层智治平台,优化传统工作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既提升了民生服务的质效,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温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目前,“住宅小区居安易综合场景”成功入选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二季度大赛镇街“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这既是对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数字建设成效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区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城市数据“活起来、跑起来”,赋能便捷生活,也提升治理效能。未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将全面推动关键指标争先进位、应用场景实战实效、数字资源高效应用,加快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以“探路领跑”的姿态,将一个个场景创新经验汇聚成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科学城方案”,以数智之光照亮城市角落,让治理效能温暖市民生活。
数据来源: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