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当机器人在球场上不再冲撞守门员,能够很好地实现通信、配合队友传球时,也许也能够合作搬起一张椅子,在家庭里穿梭时不会撞到老人、孩子。近日,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期间,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联合会副主席、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主席周长久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足球赛事真正是机器人技术的标准测试,同时也是一种展示。

8月16日,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联合会副主席、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主席周长久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李学浩摄
在周长久看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有发展成机器人奥运会的可能。“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而言,它构建的生态系统将起到标杆作用,发挥每个参与国的优势。未来不止中国,世界各地都可能举办类似的比赛。但无论比赛在哪个国家或地区举行,大家都将意识到这一赛事起源于中国北京。”
机器人现有技术能够将3V3的比赛呈现得更流畅、更具观赏性,但这不是技术终局。“3V3只是街头足球的项目,相当于运动员刚起步,可以练球技、练习如何盘带、射门等。5V5是国际足球的正式比赛,有严格的球场规定、队员定位等。”周长久说。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RCAP 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全球首创全自主5V5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足球赛。8月17日,清华大学火神队、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分别斩获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5V5、3V3冠军。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了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世界看到了中国机器人在本体和运动控制上的优势,让中国机器人的硬件能力有机会成为各国科研、算法研究的重要支撑。”周长久表示。
周长久从去年开始就参与到了本次运动会的筹备工作,他表示,本次运动会集结了北京市政府、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国外开发社区等多方力量,有望形成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