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城市更新成为了“高频词”,多个地方也对城市更新做出部署。
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市场公开数据显示,每年全国城市更新的项目数量超过6万个,2023年、2024年城市更新整体投资规模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由此可见城市更新的巨大体量。过去,城市更新项目普遍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资产流动性低等特点。在行业格局深刻调整、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确保经营安全已成为房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对此,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房企积极调整策略,通过引入联合开发伙伴或采取轻资产介入模式,有效分摊前期巨额投入、降低单项目资金风险。
提到存量提质,除了新房增量建设之外,存量资产盘活与城市更新也是房企转型升级中的一个新机会。而且,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动力。
近日,记者在深圳东门步行街看到,在保留历史老街风格前提下,以不大拆大建的形式进行全面升级后,整个街区已经焕然一新,也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潮流高地”。承接过街区改造项目的房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的相关团队来自于以前的地产板块,在商业街区的更新过程中主要聚焦空间改造、内容经营、社群共生三个方面。如果后续公司作为项目运营方,会以租金提成、管理费等方式来获取利润。
由此可见,诸如老旧街区改造、传统商场存量改造、老旧厂房更新改造、非居改租等非住宅城市更新,也是房企的新机会。
从过去“拿地盖房卖房”的单一路径,转向深耕城市空间、提升人居质量的系统工程,城市更新为房企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也对房企在更新能力、运营能力以及与多方协同治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预见的是,城市更新将逐步从“物理空间改造”转向“社会治理升级”,即城市更新将从单一的居住环境改善转向经济、生态、文化价值的多元挖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