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 8月18日,首届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ICCPES 2025)在南京开幕。本次会议由《信息物理能源系统(英文)》(CPES期刊)、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南自”)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紫金山实验室共同主办。会议以“Intelligence Fusion,Energy Breakthroughs”为主题,汇聚了包括院士、国家级人才、海外专家在内的1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聚焦能源电力系统与尖端传感、通信、计算、控制及决策的技术融合,探索利用信息物理领域的先进手段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的创新与提升。
中国华电总工程师王凤蛟,中国科学院院士、CPES期刊主编管晓宏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房建成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国电南自总经理刘颖出席会议并主持开幕式。中国华电科技与数智化部副主任滕斌,国电南自总工程师蒋衍君出席会议。
王凤蛟表示,中国华电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刻认识开放的学术交流是实现科研突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引擎,持续建好用好CPES期刊平台,将CPES期刊打造为吸纳全球智慧的窗口、连接产学研的纽带和国际学术创新高地。中国华电愿与全球同行一道,携手推进能源信息物理系统技术的创新发展,打造更多“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典范,共同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管晓宏表示,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是能源电力系统中信息网络与能源物理系统高度融合和集成的最新发展成果。在中国华电、国电南自的全力支持下,CPES期刊发展迅速,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高起点新刊项目。他呼吁专家学者携手共进,将CPES期刊及ICCPES会议打造成国际学术交流的标杆,共同为能源安全战略研究、能源电力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优化、能源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
刘颖表示,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础,而信息物理融合技术正重塑着未来能源系统。国电南自创办CPES期刊及创立ICCPES国际会议,不仅是打造国际学术展示平台,更是助力建设全球能源创新网络,致力于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合作与融合,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搭建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为信息物理能源融合系统的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房建成教授作“Information Imaging Techniques and Medical Application for Ultrasensitive of Extremely-Weak Magnetic Function”报告。比利时鲁汶大学Geert Deconinck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Vladimir Terzija教授、山东大学张承慧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徐胜元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张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博教授分别作报告。
CPES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等联合主办单位共同参加了ICCPES会议启动仪式。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国际编委向会议的举办表达了祝贺。
会上还举行了CPES期刊海外办公室揭幕仪式、CPES期刊首批出版撰稿人证书颁发仪式,举办了信息物理能源系统专业领域国际智“话”论坛及CPES期刊高质量出版发展论坛。
ICCPES会议作为国电南自打造的首个国际学术会议品牌,旨在深化信息、能源、电力交叉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国际化高端对话平台,加速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创新,推动CPES期刊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行列迈进。作为首届ICCPES会议,ICCPES 2025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CPES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提升,充分彰显国电南自服务能源电力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