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18:35:00 股吧网页版
上观时评|一再反转的“续面事件”背后,流量“黑红”不该红
来源:上观新闻

  最近,一起原本并不复杂的餐馆“续面”纠纷竟如短剧一般起伏反转,频频刷新热搜榜,波及范围还越来越广——

  不久前,某地一餐馆老板发布短视频,称有女子带儿童在店内用餐,“七人只点一碗面”,准备第三次免费续面遭拒后,竟给餐馆打差评;就在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消费者“占便宜”之时,事情发生反转,当事消费者出示消费记录,实际消费140余元,并非此前视频所示的“占便宜”。

  双方在当地相关部门协调下签署调解协议后,老板直播时不仅再次播放已删除的视频,还暗讽消费者,“把面倒了都不让那七匹狼吃”。消费者则表示不再和解,将起诉对方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

  而不少网友涌进服装品牌“七匹狼”直播间,要求品牌方对当事老板追责。今天中午,七匹狼公司也发布声明,表示“对任何突破社会价值底线的言行,我们与公众同感关切”“对于违法乱纪行为,我们也绝不姑息”。

  从一起简单的消费纠纷到一再“反转”的公共舆论事件,背后显然有人试图把水搅浑,毕竟争议不断,才能流量不断,“黑红也是红”。“续面”事件进一步发酵后,该老板的短视频账户被网友翻出,从“欠薪”疑云到“888元收徒”风波,他已不止一次置身类似的争议中。

  随着消费者表示将起诉,事情的是非曲直将由法律判决。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如今互联网平台上这种“黑红也是红”的现实现象和思维模式。

  这一现象之所以存在,首先就是因为流量经济驱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直接关联商业利益,争议性内容更容易获得流量。制造话题——吸引流量——线下变现,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套路效果明显且屡试不爽。以此次“续面”事件为例,随着频上热搜,老板的短视频账户竟大量涨粉,还有人到其餐馆打卡,其中不乏拥有大量粉丝的互联网博主,进一步助推流量。

  此类事件持续出现,也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算法的大力助推。播放量大、互动量高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被系统算法选中。而存在争议就意味着能引发讨论,“黑红”内容正符合这样的特质,被选中的和传播的几率更高。技术的放大效应是“黑红”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所谓的“热点”事件一再讨论引发的关注和流量,平台本身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尽管“黑红”的热度短期内能带动巨大流量,但当这样的畸形逻辑深入人心,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一种思维模式,必将损伤个体形象、破坏社会信任、损害行业生态。

  在这起不断反转、不断消耗公共注意力的“续面”事件中,率先发布短视频“先发制人”的餐馆老板一方已受到流量反噬:大批网友涌进公共平台为餐馆刷负面评价,线下打卡网友一度让餐馆无法开门,对于餐馆的口碑和老板本人的信誉也是巨大的折损。

  个体之外,“黑红”更在破坏社会信任、破坏既有社会秩序。在“黑红也是红”的思维模式下,一些人遇到矛盾纠纷,不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不是积极协商化解矛盾,而是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不惜打破协议、制造争议,甚至发布虚假信息、挑动对立来博取负面关注,这对社会信任和价值观是极大的撕裂。此前的“秦朗巴黎丢作业”“苏星颜凌晨四点送外卖”等虚假事件,已经对社会信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看似坐收“渔翁之利”的社交媒体平台,事实上也终将受损。社交媒体平台需要依靠用户生产内容支撑其运行,大量“黑红”内容短期快速牟利,只会劣币驱逐良币,挤压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只会让用户审美疲劳,大量流失。纵观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的起伏更迭,无不如此。

  治理“黑红也是红”,必须依靠法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绝非一句空话,法律法规明确的权利如自然人的肖像权等,在互联网上同样受到保护;而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也不能因为披上网络的马甲就逍遥法外,例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网络暴力问题,严重者将被判定为犯罪。而《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系列新规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进一步为网络治理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击网上各类乱象问题。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重点,就包括“炒作争议性话题”等问题。

  平台也应进一步强化内容监管。今年抖音出台《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明确对争议账号采取限流、暂停变现等措施,试图从源头切断“黑红”商业利益。在期待更多平台拿出实效切断“黑红”利益链时,我们也希望各平台进一步调整算法,降低争议性内容权重,让优质内容更有“能见度”,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必须明确,“黑红”不是红,不该红,也不能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