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13:56:20 股吧网页版
来数加工、数据出海,临港用什么吸引这些产业加速集聚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一行

  从去年5月成立公司至今,位于临港的临科智华,员工已经增长到了300名。这背后的推动力,是其从事的一种名为“来数加工”的新业务。

  与广为熟知的国际贸易中的“来料加工”不同,所谓“来数加工”,则是指将来自海外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转化为可用的数据产品。

  “数据是强监管的,必须合规。所以做海外数据处理,就要通过专线,做到数据跨境流动而不入境。”上海临科智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总监李科告诉第一财经,因为临港新片区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使得这项业务变得可能,临科智华才选择在2024年成立并落地临港,开始经营“来数加工”业务。

  临港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目前已经累计为25家企业开通共38线专用通道服务。

  基于数据跨境流通试点等制度创新优势,作为临港“4+1”主导产业中的1,新片区的数字经济产业正在全面构建前沿产业生态,通过创新国际数据专线“团购”模式,发展数据标注、文化出海等“来数加工”新兴业务,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

  破解合规与成本难题

  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进程加速,国际数据产业正迎来全球性布局调整与需求爆发:一方面,海外市场数据处理需求持续旺盛,欧美数据服务业加速向成本更优、配套更全的地区转移外包;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承接海外数据加工、IP运营等业务的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出海进程不断提速,在海外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与境内协同开发、设计的需求日益突出。

  今年4月发布的《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也提出,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健全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发展“来数加工”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数据处四级调研员王亮表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的人力成本、算力成本过高,而且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欧美市场大量数字业务及产业加工的诉求。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虽积极布局数据产业,且人力、算力成本低,但基础设施薄弱,加工人员的素质也达不到行业需求标准,很难承接高质量的国际数据加工业务。

  “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我们承载国际数据加工的量和竞争优势在逐渐凸显出来。” 王亮说,经过前期企业调研和走访发现,目前企业承载国际数据加工业务有两方面瓶颈,一是合规性,二是技术成本。

  当前,新片区正在按照“负面清单+操作指引”相结合的路径建立跨境数据管理制度,推动数据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动。近两年来临港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形成的制度优势、能力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正在被整合起来,通过高效、低成本且安全合规的方式,提供给从事国际数据加工的企业。

  李科告诉记者,临科创华通过在全球各地建设机房,将客户的海外数据保存在当地的服务器,数据处理工程师则在临港通过专线对这些数据进行标注等处理,但在这个过程中,海外数据始终保存在当地的服务器。

  “我们的客户,国内国外各一半一半,主要需求来自于大模型企业、智能驾驶企业。”李科说。

  上海君跃胜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君跃胜辉”)则在“来数加工”的另一个赛道上找到了商机。

  君跃胜辉的客户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广告公司,之前因为没有跨境政策支持,只能做客户在中国大陆的广告数据业务。但现在,君跃胜辉已经以临港跨境基地为核心,在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5国开展试点,完成了3个月的测试并交付了2期多语种数据。

  其业务流程是:利用公司在海外部署的终端采集当地广告创意数据,将其传输至临港跨境机房,经AI筛选标注后,再由人力二次加工。“最终给客户交付的是标注好的广告视频或图片,他们能用这些素材精准分析自己和竞品的广告策略。”君跃胜辉总经理刘心宇说。

  “临港新片区打造国际数据加工功能,有技术成熟性和商业逻辑的体现,更有制度创新突破的主动追求。”王亮说。

  建设国际数据加工枢纽

  随着更多的国际数据加工业务落地临港,新片区15日宣布启动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着力发展来数加工、数字文化出海、数字化服务能力出海、跨境直播电商等重点产业方向,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集群。

  为推进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临港新片区搭建形成了包含核心节点、边缘节点、业务专区的国际数据中心基础架构,通过物理隔离和电子围栏进行隔离,为企业开展国际数据创新业务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其中,核心节点通过跨境专线与海外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已实现了与香港、新加坡、东京方向互联互通,并在三地部署了海外节点,依托上海海光缆布局的先天优势,以一跳出海的形式提供安全合规、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边缘节点主要承接企业开展国际数据业务中数据落地存储、加工处理的核心算力需求,并为企业提供国际数据创新业务测试环境,在实现企业拎包入住的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出海试水整体成本。

  业务专区既有园区共享空间,也有单个企业专属空间,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安排,为企业开展国际数据业务创新试点提供合规安全、高效便利地链通国际的业务环境。

  目前,包括君跃胜辉在内的首批12家国际数据创新业务试点企业已经集中入驻边缘节点测试区。

  “我们花了比较大的成本,打造了一个时延比较低,带宽比较宽,丢包率也比较低的专线。”王亮说,除了给到企业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临港也采取多种举措降低企业开展业务的前期成本。

  比如,开展国际数据专线园区“团购”模式,助力企业减少1个月左右的专线申请时间与80%的专线资费;为企业提供灵活优质低成本的算力服务,配套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补贴;面向重点细分领域的企业及人才,提供“0租金”的特色产业空间及人才公寓等,为数字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和企业“走出去”数据需求配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近日发布的《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方案》,其中提出了5个维度15条举措,以破解数据跨境流通的核心堵点,抢抓全球数据产业转移机遇,推动数据领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在给企业提供合规安全的跨境服务的同时,还能够拎包入住、压低整体出海试水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助推力。”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部数据合作中心主任童天说。

  刘心宇也表示,试点初期数据量小,专线成本是重点关注的政策之一,国际数据专线“团购”政策能帮企业节省资金,缓解起步压力。

  对于“来数加工”业务而言,人力是另外一项重要的成本,临港的人才和大学城的人才储备队伍,也给了企业极大的支撑。“我们需要英文和泰语印尼语越南语等小语种的标注人才,二三四线城市招不到合适的,临港大学城刚好能匹配需求。”刘心宇说。

  李科也表示,目前的数据标注并非简单“拉框”。以大模型为例,标注数学大模型,就要求标注者对数学了解,一些小语种的业务,也需要标注者这方面的能力。“上海有人才优势,临港有大量的本科生。”

  接下来,临港新片区将全力推动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力争建设成为国际数据互联互通与开展数字贸易的首选之地、国家服务数字企业“走出去”的核心枢纽和引领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的前沿阵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