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能够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SPV的设计,为租赁资产设立了一道防护屏障,即项目公司资产与其他主体风险隔离,隔绝了母公司经营风险对资产的影响。这种结构设计为电站的持续运营提供了有效保障,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维护农户权益。”交银金租TCL分布式光伏经营租赁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近期,临港新片区发布“金融租赁项目公司扩大业务范围试点”政策。此次试点政策将原金租项目公司租赁标的物范围放宽至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四种设备,且业务主体放宽至全国范围金租在临港设立的SPV。新能源等行业已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多家金租公司
完成试点项目的储备和落地
交银金租TCL分布式光伏经营租赁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该项目落地临港,是全国首单采用SPV架构的户用分布式光伏经营租赁项目。该项目承租方为TCL集团下属项目公司,租赁物为户用光伏电站设备。
上述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打造出了“民营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农户”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在企业赋能层面,借助SPV架构为承租人注入专项融资支持,精准化解民营企业转型发展阶段的资金瓶颈;在农户增收层面,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激活农户屋顶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让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屋顶租赁收益。
据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董事长徐斌介绍,截至目前,交银金租在临港存续的SPV已达15家,租赁标的物的范围持续拓展,最初以飞机、船舶、集装箱等标准化租赁物为主,自临港开展金租标的物扩围试点后,逐步拓展至集成电路产业设备、算力设备、新能源产业设备、动力电池、工业母机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无独有偶,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长江金租”)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投资设立鑫智造(上海)设备租赁有限公司(下称“鑫智造”)。鑫智造是长江金租在获得项目公司设立资质后落地的首家项目公司,同时也是临港新片区金融租赁项目公司扩大业务范围试点政策发布后的全国首单SPV智能制造试点项目。
长江金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项目合作方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智能无人运输领域长期深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升级。长江金租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租赁方案,综合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实力、市场潜力、绿色效益及运营管理能力等长期价值维度,为智能物流装备领域的绿色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据介绍,此次试点启动以来,已有6家金租公司完成试点项目的储备和落地,业务涵盖此次扩容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四种设备,总资产规模近40亿元。
推进融资租赁发展
据了解,金融租赁的核心优势在于将“融资”与“融物”深度结合,如设备、车辆、生产线等,还款能力评估不仅依赖企业信用,更注重租赁物的价值稳定性和流动性。对于轻资产、缺乏抵押品但有真实设备需求的中小企业(如科技型企业、初创制造企业),金融租赁能精准支持企业在设备采购、技术升级、产能扩张等环节的实际需求。
“金融租赁的优势还在于灵活性。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融资服务以设备为载体,期限较长、还款方式较为灵活,同时也可以通过盘活设备类固定资产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例如我们和TCL合作的分布式光伏经营租赁项目就最长可达25年。”交银金租相关负责人介绍。
金融租赁中,租赁物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若企业违约,租赁公司可直接收回租赁物并重新处置,如转租、出售等,资产回收效率高于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临港新片区金融租赁项目公司扩大业务范围试点,不再局限于上海本地金融租赁公司,全国范围内金融租赁公司在临港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均可参与,政策红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此外,试点政策还通过允许金融租赁公司与SPV外币直接借款、便利跨境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鼓励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措施,降低企业跨境业务成本。
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葛平表示,融资租赁作为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末,上海共有金融租赁公司7家,融资租赁公司1147家,资产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0%左右。“上海已经成为我国融资租赁总部的集聚地,在绿色租赁、科技租赁等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葛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