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发展的浪潮中,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不可或缺,但其高耗能的特性也使得对电力的需求激增。在全球低碳化转型中,可再生能源显然需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行业巨头一再增加对该领域的投资。今年7月,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示,Meta将斥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几个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OpenAI创始人山姆·奥尔特曼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筹集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美国科技公司正在因数据中心建设而变成能源需求大户。
在近日的两则新闻中,数据中心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也可见一斑。
美国东部电网系统的独立监管机构Monitoring Analytics近日在季度报告中建议,连接到美国电网的大型数据中心要自带发电设施,原因在于发展数据中心给美国现有公共事业带来了压力。
由包括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在内的科技巨头组成的数据中心联盟日前致信美国财政部,要求维持现有的风能和太阳能补贴政策。这些企业表示,在由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推动的电力需求激增之际,更严格的联邦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可能延缓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推进,进而削弱其满足AI时代电力需求增长的潜力。16日晚些时候,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清洁能源企业税收抵免资格指引,新规对企业级大型项目享受税收抵免的要求较预期宽松,增强了行业信心。
除了美国,亚太地区也在加快推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穆迪预计,AI产业快速发展将推动亚太数据中心在2030年前扩容一倍以上,到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5%到20%。到2030年,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成熟或新兴数据中心的增长率都将保持在20%以上。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与电力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密切相关。据预计,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的电力中的低碳占比分别可达到38%、31%、35%和40%。穆迪还预计,一些难以满足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国家可能会限制数据中心的持续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6年,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产业的电力消耗可能将占全球电力需求的4%,是2022年的两倍。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7月在联合国总部发表的一次演讲中也关注了这一现象。古特雷斯表示,AI已成为全球能源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一个典型的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相当于10万个家庭的用电量,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与日本今年的用电规模相当。他因此呼吁,最晚到2030年,全球科技巨头应实现数据中心100%使用可再生电力,从而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作出表率。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并非不可满足。目前,不少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其中太阳能的能源成本已从化石燃料的400%降至不足60%,这成为能源模式转型的关键契机。因此,短期来看,数据中心的发展确实增加了电力供应的负担;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如果能抓住机会,则有可能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