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赢了!赢了!
1∶0,常州队,进球了!8月16日晚,“苏超”第九轮比赛开赛,常州队坐镇主场迎战镇江队,凭借终场前的绝杀进球以1:0击败镇江队,拿到苏超赛场的首胜(首球)。

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看台上“阿常”字样的巨型横幅被高高举起,这场被称为“笔画保卫战”的苏超系列赛,前八轮连败的常州队最后一刻绝杀对手,将城市代号从自嘲的“吊州”重新夺回“阿常”,完成了一场充满戏剧性的逆袭。
从笔画逆袭到产业狂飙
“这个进球,是常州人憋了八轮的释放!”现场球迷王先生攥着被汗水浸透的助威旗,声音嘶哑却难掩兴奋。

据统计,当晚常州奥体中心涌入40292名观众,创下苏超联赛上座率新高。而线上直播平台的数据更为惊人:#常州终于进球了#冲上新浪热搜第一名。截至当晚23时0分,词条在榜27分钟,阅读量就达1972万。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我们希望真正构建起‘一张票到一间房’的文旅消费闭环,将观赛人群有效转化为旅游消费人群,同时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借助城市IP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姜海表示。
常州队“首进球”,常州文旅“放大招”花式迎客,不仅针对部分姓氏的游客实施免门票,持有苏超门票或出生日期在8月的游客,也同样能享受到免票的福利。
据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消息,8月17日至31日,针对全国所有赵姓游客,天目湖山水园、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实施门票全免。同时,位于常州市的花谷奇缘景区,对赵姓、王姓游客双双免票;中华恐龙园则称,镇江球迷凭本人苏超联赛指定日期门票,可实名制兑换恐龙园门票入园。
借赛事东风,常州在流量提升与转化方面展现出极快的反应速度与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一方面,积极打造爆款内容,推出《无所谓》《守卫笔画》等一系列阅读量超10万+的热门作品,有效吸引大众目光;另一方面,大胆进行场景融合,将中华恐龙园的恐龙模型搬至球场,营造出独特而有趣的赛事氛围。

不仅如此,在政策优惠与产品组合上也下足功夫,率先推出全域A级景点对持票观众免票政策,还精心设计“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的特色套餐,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同时,积极打造“第二现场”,为无法亲临球场的球迷提供别样的观赛体验。
携程数据显示,6月至7月,常州旅游消费金额、接待人次同比增速均为全省第一。这种“赛事引流、文旅消费”的模式,让一场地方赛事变成了城市营销的超级引擎。
此外,常州以苏超赛事为展示窗口,在推介城市形象的同时大力推广本地产业。例如,在苏超第七轮常州主场比赛期间,以“平凡点亮理想”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配套推出“看球游城赢大奖”的互动项目,着重向外界推介理想汽车、小牛电动车等具有常州特色的本土制造产品。比赛当晚,“#李想开i8现身常州#”冲上微博热搜,进一步提升了赛事与城市产业的关联度和影响力。
这场狂欢并未止步于赛场。当晚,常州市政府火速推出“六重狂欢礼”:增加一轮“常州赢球”抽奖;实行新一轮常州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活动;8月17日“乐享常州”平台全线产品5折优惠、“乐享常州”平台发放千份“赢球”宠粉礼包;8月17日继续实施公交地铁免费乘坐活动等。
从赛事经济到“万亿城市”跃迁
记者获悉,近两个月来,“文旅常州”粉丝数增长33.6万,粉丝数历史性登顶江苏省地市文旅抖音号榜首,其中重度活跃粉丝超八成。
狂欢余温还未散去,一组经济数据揭示了这场足球盛宴背后的深层意义。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数据显示:6月全市12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旅游饭店总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9.2%。而携程平台的监测更显示,受“苏超”带动,6月以来常州旅游消费金额、接待人次同比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常州是目前江苏五个GDP“万亿城市”之一。今年上半年,常州GDP突破5000亿元,达到5079.1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576.62亿元,增长7.0%。
“这不仅是体育经济的胜利,更是城市运营模式的创新。”常州市市长周伟在球迷座谈会上这样定位。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推出的“常享游”免费直通车,累计运送球迷1.2万人次;“行李寄存+宠物托管”服务点处理物品3800件;常观APP“许愿池”上线两周收到有效建议81条,办结率超96%。这些看似琐碎的服务创新,反倒构建了“赛事—服务—城市”的完整闭环。
值得关注的是,常州并未将赛事经济局限于传统消费领域。在最新出台的《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构建足球产业链被列为首要任务:赛事经济,放大赛事聚合效应,计划引入国际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产业融合,发展足球装备研发制造,在常州经开区规划足球产业园;消费升级,推出“足球+恐龙”“足球+古运河”等主题旅游线路。
这种“足球+”战略已初见成效。中华恐龙园暑期客流量同比增长80%,省外游客占比达52%;理想汽车借助赛事曝光,8月常州基地产量突破4万辆,创历史新高。
常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更具说服力:上半年,文体用品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行业零售额增长25.5%;文旅、餐饮等服务型消费需求不断释放,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4.3%。足球相关产业对GDP贡献率达1.2%。
“万亿城市需要万亿级的想象力。”这句话,或许能解释这座城市为何能在足球场上玩转“梗”经济。当其他城市还在为赛事招商发愁时,常州已通过“笔画保卫战”构建起产业生态圈;当多数地方苦于流量转化时,常州用一场足球赛带动全市景区营收大幅增长,恐龙园周边民宿价格翻番仍一房难求。
场内观赛,场外引资,利用“苏超”赛事,常州还搭建外商交流平台,推动观赛交流向产业合作转化。截至目前,常州组织的4场“常州外企友人看‘苏超’”活动,累计邀请20国250余名外企高管参与。
常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推出的“全球CEO看‘苏超’”活动,重点邀请在谈项目投资方、外国商协会负责人等目标群体参与,通过“赛事+考察+洽谈”模式,实现“一场赛事带动一条产业链”的联动效应,持续提升常州投资“磁引力”。
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借助赛事搭建的交流平台,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深入考察江苏城市的营商环境与产业优势,合作意向不断涌现,为国际循环注入新动能。这种以赛为媒的模式,既激活了国内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又架起了连接国际资源的桥梁,让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文体赛事的赋能下更加畅通高效。
正如球迷横幅上所写的:“常州进的不是球,是城市进化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