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强得可怕,债券跌得吓人。”8月18日,一位业内人士感叹道。
当日,“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一边是上证指数盘中站上3745点,创近十年新高,一边是国债全面飘绿,特别是30年国债收益率时隔4个多月重回2%。
同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称,为支持国债做市,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财政部决定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方向为随卖。
财政部此时“突然”出手,对债市有影响吗?
“没关系。”一位资深债券交易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系例行操作,对债市影响很小。
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亦对记者表示,“就是惯例操作,不是为了调节市场。”
财政部将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8月18日,国债市场全线飘绿。截至记者发稿前,30年期主力合约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年期主力合约跌,2年期主力合约跌。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其中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上行4.6bp至2.04%,“25超长特别国债05”收益率上行5.25bp至2.1025%,10年期国债“25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上行3.3bp至1.7780%,5年期国债“24附息国债14”收益率上行4bp至1.59%,3年期国债“25附息06”收益率上行2.25bp至1.42%。
债市走弱,此时财政部宣布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影响几何?
据了解,作为国债市场的重要调节手段,财政部通过国债做市支持操作促进国债供需动态稳定,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国债做市支持运用随买、随卖等工具操作。其中,随买是财政部在债券二级市场买入国债,随卖是财政部在债券二级市场卖出国债。
从财政部官网披露的信息来看,按月定期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已成常态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至7月,财政部均于每月中下旬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且操作方向均为随卖,随卖券期限短则一年,长则十年,期限为二年及三年的国债出现频率较高。
不过,对于本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前述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现今理财都在卖出债券,如果是为避免债市调整,或者为了获得更陡峭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操作方向应该不是随卖。
此外,本次随卖券为3年期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期)国债和2年期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二期)国债,操作额分别为2.7亿元、2.8亿元。前述资深债券交易员对记者直言,操作额度对债市影响很小。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当前债市行情受股市影响更大。”前述资深债券交易员对记者说道。
今年7月初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的Pearson系数达到0.92,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股债跷跷板”现象。
光大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指出,近期的股市是具有赚钱效应的,但今年的债市很不具有赚钱效应。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7月以来看多股市的催化剂是前期风险资产的价格上涨。不难看出,当前的股市与去年的债市颇有几分相似,赚钱效应皆是驱动市场走牛的重要原因。
股市持续升温之下,亦对债市资金产生分流。
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债市资金向股市分流渠道多样:既可通过同时参与两市的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调整,也可能源于单一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既可以是直接投资基础资产的投资者(如公募基金经理)的操作,也可能体现为资管产品申赎(如公募基金委托人)带来的资金流动;既可能是主动选择,也可能是负债端变化后的被动调整。
记者注意到,7月份以来,以债券资产为主要配置方向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及纯债基金面临净值回撤,投资者持有意愿降低,多只债基及理财产品发生大额赎回。例如,此前7月24日,债市遭遇短线赎回冲击,当日纯债基金赎回指数接近去年9月底单日赎回水平。央行次日通过公开市场大额净投放稳定资金面预期,叠加股市回调,才遏制了赎回反馈的进一步蔓延。
“我们看到,近日纯债基金仍面临净赎回,而与之对比的是混合型产品持续净申购。”在华泰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看来,“股市表现持续超预期”叠加“赎回反馈等机构行为”仍构成债市的两大扰动。
“短期内,债市难免仍将受到股市扰动,看股做债持续。”张继强团队表示,当前股市仍有惯性,资金流入或加速,板块活跃度维持高位。而债市情绪脆弱,消息面持续缺乏超预期利好,短期内行情偏逆风。后续需继续警惕股市对债市情绪的压制、资金分流,以及可能引发的赎回反馈风险。当然,若市场出现大幅赎回迹象,出于“防风险”考量,货币当局如果主动出手稳定市场预期,可能推动曲线陡峭化。
长期来看,华源证券研究员廖志明表示,股市对债市的扰动是阶段性的,债市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他认为,近期债市回调源于债基及券商自营系统性主动降久期,与赎回及经济基本面无关。此外,股市对债市资金的分流有限,更多为情绪压制。
截至2025年7月末,银行自营持有债券规模达99万亿元,占中国债市总规模的52%。
“股市对债市资金的分流体现为股票牛市里灵活配置基金、年金及险资等可能适度提升股票投资比例而降低债券投资比例。”廖志明表示,作为债市最大的配置力量,银行自营不能投资股票。此外,理财规模增长源于替代存款,实际来看,受股市影响很小。5月份定期存款利率明显下调利于理财规模进一步增长。
“股市行情会阶段性影响债市投资者的经济预期,对债市短期影响较明显。不过,我们认为,债市走势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会缓慢与股市行情脱钩。”廖志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