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冲击诺贝尔和平奖”的戏码近日被推向高潮。
多家权威媒体爆料称,特朗普不仅亲自致电挪威财政大臣,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得奖”的愿望,还已经揽下来自以色列、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的正式提名。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特朗普及其助手正在加紧公开宣传,力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们援引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并声称再次冷落他将是不公正的。”
近期,特朗普重启外交努力,启动高层会谈、提出停火计划、派遣使节并安排与普京举行峰会,但他为结束俄乌冲突所做的努力并未取得明显成果。
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已于1月31日截止,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不会公开确认提名人选。2025年获奖者定于10月10日公布。
如果特朗普今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将成为第五位获得这一荣誉的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吉米·卡特、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都曾获得这一荣誉。
多国提名
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议会任命的五人委员会颁发。据报道,特朗普曾试图通过与挪威政府的谈判来影响该委员会。一家挪威新闻媒体上周报道称,特朗普在7月与挪威财政部长斯托尔滕贝格就关税问题通话时表示,他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报道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称:“斯托尔滕贝格走在奥斯陆街头时,特朗普突如其来地打来了电话。他想要诺贝尔奖,同时也想讨论关税。”
斯托尔滕贝格回应称,该通话发生在特朗普与挪威首相斯特勒会面前夕,旨在讨论关税和经济合作,但他“不会进一步透露谈话的具体内容”。他还表示,包括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内的数位白宫官员也参与了通话。
此外,在白宫和其他地方举行的一系列高调外交活动之后,多国领导人公开支持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其中以色列最为高调。早在7月的白宫会晤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向特朗普赠送了一封信,提名特朗普获得这一梦寐以求的荣誉,理由是他“在促进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表现出了坚定而非凡的奉献精神”。内塔尼亚胡称,他的努力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扩大和平与正常化的圈子创造了新的机会。
巴基斯坦政府也公开承认已向诺贝尔委员会递交推荐,强调当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处于核战争边缘时,特朗普在确保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方面进行了干预并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参议员兼联邦部长穆萨迪克·马利克(Musadik Malik)表示,“我们需要认可他为和平所做的努力。特朗普还努力解决俄罗斯和乌克兰危机……他无法成功,但他付出了认真的努力。”
8月上旬,柬埔寨副总理确认,该国已提名特朗普,称他在调停柬泰边境冲突中发挥了关键力量——双方外交断裂后的第五天便促成停火并推动谈判,避免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8月8日,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白宫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和平协议。此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公开表示,支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卢旺达外交部长奥利维尔·恩杜洪吉雷赫和加蓬总统布里斯·奥利吉·恩圭马也都公开支持授予特朗普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结束卢旺达与刚果民主共和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冲突中所发挥的作用。
利益驱动
不过,这些国家的提名并不只是“单纯致敬”。
柬埔寨提名正值该国关税压力骤降之际。正如《时代周刊》分析的那样,这场“提名秀”更像是柬埔寨对华盛顿释放的“友好信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换取更紧密的经贸合作。柬埔寨最高贸易谈判代表也表示,柬埔寨感谢特朗普降低了关税。据悉,特朗普政府最初威胁要对柬埔寨征收49%的关税,后来将关税降至36%,避免了该国至关重要的服装和鞋类行业遭受重创。
巴基斯坦的提名也带有鲜明的利益色彩。当地媒体直言,政府在向诺贝尔委员会送出推荐信的同时,正努力推动与美国的防务和经济合作重启。在经历数年的关系低谷后,特朗普的再次上台被视为一种“改善渠道”,“提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政治投资。
以色列的考量更为战略化。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安全与地区议题上高度依赖与华盛顿的协调,尤其在伊朗问题上迫切需要特朗普的再次背书。因此,以色列的提名更多是对一份“潜在盟约”的提前表态——支持特朗普获得国际荣誉,也是为日后可能的政策交换埋下伏笔。
这些提名背后的利益驱动让人不难看出:诺贝尔奖不仅是国际荣誉,更可能成为外交筹码。对柬埔寨来说,是纺织产业的生死;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安全合作的通道;对以色列来说,是战略信任的加码。特朗普因此被推上了一个特殊位置——既是潜在“和平缔造者”,也成了某些国家外交布局中的关键棋子。
与此同时,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也已经引发不同程度的“政治化”质疑。
早在2011年,挪威报纸《晚邮报》的一篇专题报道就对该奖项提出批评,认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应该招募具有专业和国际背景的成员,而不是退休的议员;委员会在选择获奖者时使用的标准太少公开;并且应该更加严格地遵守诺贝尔的遗嘱。
挪威历史学家奥文德·施特纳森(ivind Stenersen)在文章中认为,挪威已经能够利用该奖项作为国家建设和促进挪威外交政策和经济利益的工具。
许多人认为,把诺贝尔和平奖当作外交筹码或“互惠礼物”,会削弱其公信力和制度价值。如果诺贝尔和平奖越来越政治化,授予标准更倾向于“鼓励未来行动”而非基于实际成果,或将引发颠覆持久和平的副作用。
特朗普的执念
实际上,特朗普本人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执念由来已久,自第一个任期以来,特朗普经常将自己描述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本次致电挪威财政部长也并非首次表达获奖愿望。自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特朗普已在其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了七条关于诺贝尔和平奖的帖子,其中六次是在6月和7月。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7月份的四场新闻发布会中,也有三次主动表示特朗普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白宫方面还表示,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促成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将为他赢得他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
观察人士表示,特朗普渴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愿望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时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正寻求兑现竞选承诺,结束俄乌冲突。特朗普曾表示,他将在第二任期开始后的24小时内实现这一目标。但这一承诺显然并没有实现。
此次会面前,特朗普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ABCNews),“我认为特朗普所做的就是明确表示,他最渴望的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不过他与普京的会面受到诟病。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斯·布特在《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特朗普对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不健康执念,驱使他为了结束俄乌冲突而做出了一系列草率的决定。”
诺贝尔和平奖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国际荣誉之一。根据同名奖项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这个奖项应该颁发给“在促进国家间友谊、废除或减少常备军方面做得最多或最好的人,以及和平大会的建立和促进”。自西奥多·罗斯福1906年获奖以后,美国共和党总统从未获得过该奖项。
奥巴马200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更是让特朗普耿耿于怀。特朗普坚称,他比奥巴马更应该获得诺贝尔奖,并哀叹除了他之外的“其他人”获得诺贝尔奖是多么不公平。“奥巴马什么也没做就被提名了。”特朗普说,他们可能永远不会颁奖给我,即使我在韩国、伊德利卜省以及其他地方做了很多事情。“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不想这样做”。
特朗普还表示,如果他的政治派别不同,他早就因帮助调解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林在2020年建立关系而获得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