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申万菱信基金旗下某基金经理因所管理的两只产品回报大幅跑输同期基准和主要指数,遭到基民质疑并被喊“下课”,这为公募基金行业敲响警钟。
资料显示,该基金经理2015年加盟招商基金,2024年12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在招商基金期间,其管理的产品成绩优异,使其成为知名基金经理。但在申万菱信基金,他却“水土不服”。
今年3月3日,该基金经理被增聘为申万菱信新动力混合的基金经理,与另一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截至当前,该基金A份额回报为-6.06%,跑输同期基准收益率近11个百分点,也大幅低于同期同类平均9.77%的收益率,排名倒数。
此外,该基金经理独立管理的申万菱信行业精选业绩同样不佳。该基金于今年6月3日成立,截至目前,其A份额回报为-8.23%,跑输同期基准收益率超13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同期同类平均9.22%的收益率。
若说共同管理基金可能因理念差异等因素拖累业绩,那么独立管理的基金则更能体现其操盘水平,尤其是该基金成立后大盘开始上涨。然而遗憾的是,其管理的两只产品均大幅落后于市场主要指数同期表现,且无一实现正收益。因此,该基金经理被基民喊“下课”,至少目前来看并不冤枉。
事实上,今年2月,宏利基金旗下宏利转型机遇基金经理孟杰也曾被基民喊“下课”;永赢基金旗下的永赢高端制造混合A/C基金、国泰基金旗下的国泰成长优选混合基金等,也都曾遭遇基民“强烈要求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公募基金行业更换基金经理已成常态,不值得大惊小怪。今年上半年,就有2554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351人。
然而,某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被基民高喊“下课”或“强烈要求更换”,却不多见。这既与基民追求回报的诉求有关,也与部分基金经理操盘水平和投资决策能力不足有关。
基民申购基金是为了获得回报,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基金表现太差,别的产品盈利而该基金亏损,甚至在行情向好时仍不能实现正收益,基民高喊“下课”也就在所难免了。
本质上,公募基金行业是代人理财的行业。当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地提取管理费时,基民对基金经理有要求,是正常的。基民高喊基金经理“下课”,也是其正常需求的表现。这无疑为公募基金行业敲响了警钟。一方面,这凸显出基民对基金产品回报(净值表现)的严重不满,这种不满可能导致基民弃“基”而去,这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显然不利。另一方面,基金经理被喊“下课”,也将倒逼基金公司在人才培养、储备和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公募基金产品众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基金公司需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反过来讲,这对基民也是有益的。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