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市场回暖,中国资产再次受到各类资金密集关注,截至8月12日收盘,Wind数据显示,上证指数年内涨幅已达9.37%,深证成指年内涨12.65%,创业板指涨幅更是达到16.94%。
市场震荡上扬,想获取市场上涨的收益,但又想在指数持续上升通道中控制风险,或许可以考虑进取型固收+产品。在低利率环境下,诺安鼎利混合型基金(A类006005;C类006006;D类022985)从底层策略为投资者把控仓位配置,利用固收、转债、权益等多资产配置协同,科学配置股债投资机会,力争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把握收益。
固收打底、权益增利,获取超额收益
从产品底层资产的配置来看,诺安鼎利秉持“固收类占比≥70%、股票类占比≤30%”的进取型中波固收+定位,既发挥好债券资产稳健打底作用,又通过动态配置权益资产增强收益弹性。
据托管行复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4日,诺安鼎利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10.1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7.47%,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为4.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83%,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31%。从业绩走势来看,展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能力。尤其是市场自2024年9月反弹以来,诺安鼎利积极布局权益资产,充分体现了中波固收+的策略优势,在适当时机为投资者争取更丰厚的业绩回报。
一款绩优基金的背后,往往站着一支实力强劲的基金经理团队。诺安鼎利的三位基金经理,如三角支架般为产品稳健运作提供坚实支撑,共同构筑起立体化的投资防御体系。
三人分工覆盖“债券-资产配置-模型增强”全链条:张立负责筑牢债底增厚安全垫,专注债券投资,形成对利率周期与信用风险的精准把控力。孔宪政为多资产配置掌舵人,以全球化视野与科学化决策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周颖恺注入活力充当阿尔法捕手,运用数据模型捕捉结构性机会,提升组合进攻性。
诺安鼎利追求收益的同时,始终不忘将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以资产估值为重心的配置策略在实操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市场低位和仓位较高阶段给投资者一个稳定的回撤预期?就此,诺安鼎利通过设置“柔性回撤控制策略”来解决相关风险,每年根据资产估值与宏观经济预期设定回撤目标,动态调整仓位上限,以提升客户的持有体验。
模型与主观有机融合,突破凹陷“资产真空区”
事实上,设置团队式运作模式是试图以多资产配置突破凹陷的“资产真空区”。在2018年末至2023年末大约五年时间里,A股市场从相对低位区域走完一轮完整周期后,来到另一轮相对低位区域,期间公募基金各类产品的表现可以客观合理地展现出各自风险收益特征。从风险收益图谱来看,各类基金形成了一个类“S”型曲线,在年化收益率6%-10%的区间内存在一个凹陷的“资产真空区”,意味着当投资者尝试获得该年化收益率目标时普遍需要承担相对更大的风险。

数据以2018/12/31-2023/12/31期间万得和中证相关类别基金指数计算
对此,诺安鼎利通过三位基金经理分工协作的方式,为诺安鼎利打造“固收打底、权益增利、科技加持”的投资闭环,希望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保持竞争力,力争长期填补凹陷“资产真空区”。
同时,诺安鼎利的投研团队采用“模型与主观相结合”的体系化投资理念,将数据模型的纪律性与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有机融合。在模型层面,强调可解释、可归因、可复制的投资结果。
今年的权益市场风风火火,但也体现出板块轮动快速的特点,诺安基金推崇从长期确定性解决资产配置问题,以估值、周期、价量为基本框架,将风格轮动、优质红利及稳健成长按比例划分,并根据市场大环境机动调整策略,据诺安鼎利2025年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诺安鼎利增加了成长的策略权重。
作为老牌公募基金公司,诺安基金秉承着21年的投研积淀,长期固收业绩在业内也有口皆碑。海通证券2025年1月2日发布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中,诺安基金旗下固收类基金近七年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一。
展望未来,基金经理团队认为,当前仍是介入股票资产的良好时机。随着“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稳住楼市股市”等政策的持续落地,资本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盈利有望逐步回暖。诺安鼎利维持积极的股票仓位,努力创造超额收益,同时通过债券哑铃型策略把握债市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