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7日发表网志称,供应链的整合和贸易形态的重塑,为香港的贸易、航运、金融、专业服务等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此外,香港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的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将在年内公布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的相关方案。
陈茂波表示,国际地缘局势持续演变,美国关税措施将继续抑制环球贸易表现,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则可能困扰企业信心、投资和供应链。宏观局势及科技变革虽然为经济前景带来了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却也同时存在庞大机遇。香港如果能抓紧机会,将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交替之间所产生的张力,转化为促进经济升级转型的助力,将为香港创造新的增长点。
陈茂波以出口贸易为例,在地缘政治和关税战正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和供应链布局的背景下,香港作为货物的中转港,最近几个月的商品贸易均取得同比两位数的增长。这一方面固然反映部分出口商或赶在关税战暂缓期间提前出货,但另一方面,亦折射出转变中的国际贸易格局,特别是区域贸易合作深化带来的机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对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整体货物出口增幅分别超过五成和三成;而从这两个地方进口的货值亦分别增长约七成和三成。东盟作为中国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其所占香港贸易总额由2021年的12.1%,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4.8%。
陈茂波强调,供应链的整合和贸易形态的重塑,会为香港的贸易、航运、金融以及专业服务等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对于市场关注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建设,陈茂波在网志中回应称,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今年初,香港成功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全球仓库和交割网络,把我国和全球最活跃的金属交易市场更紧密地连接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陈茂波认为,LME认可仓库在香港设立,有助提升有色金属配置的效率、降低相关物流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亦有助关键金属资源在区内的稳定供应。一方面,这能把香港的国际自由港和零关税优势、清关高效顺畅和物流网络通达全球等特点发挥得更好。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在港的贸易和交割活动,除了增加对相关航运服务的需求,亦带动贸易融资、保险和风险管理、对冲和衍生工具等金融服务的发展。长远而言,香港将更具有利条件推动更多大宗商品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增添新动能,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作更积极贡献。
陈茂波还透露,自今年1月香港成为LME许可交付地点以来,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8个获批认可仓库已全数投入营运;至8月初,已有超过8000吨的LME注册仓单,支持LME合约交割。此外,香港特区政府亦已成立专责小组,检视与黄金金融交易相关的各个范畴,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包括支持实体的黄金交割,将在年内公布有关方案。
此外,陈茂波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推动建立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对于要“出海”企业来说,香港是他们设立境外财资中心和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首选平台。投资推广署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已联手建立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为希望通过香港“出海”的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今年4月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与内地创科机构合作,为在港设立办事处的内地“出海”企业,提供研发支援、应用及技术评估,以及海外法规专业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