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7 22:52:40 股吧网页版
ESG大咖集结!这场论坛藏着绿色未来的答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反内卷”浪潮下,ESG正在重塑全球商业逻辑,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与韧性的核心标尺。2025年是我国“双碳”目标五周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全面绿色转型”。随着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多部委政策密集落地,ESG强制信披已进入倒计时!2500家A股上市公司主动披露ESG报告。

  恰逢全国生态日,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战略支持的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在上海如期而至。论坛以“智启新程,共筑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监管、头部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高校的重磅嘉宾,共话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ESG理念已“破圈”!为了让低碳故事更有温度和影响力,让低碳实践故事被更多人看见,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和演员陈龙担任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形象大使。

  与此同时,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牵头发起21世纪“活力·ESG”创新案例征集(2025),并将部分优秀案例编入《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

  本次论坛倡导绿色办会,本次大会已通过碳中和认证。活动现场,中诚信认证(深圳)有限公司向本次论坛颁发了碳中和证书。绿色理念贯穿办会全程,会场处处体现环保巧思——鼓励自带水杯、设置集中饮水点;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兼顾舒适与节能;特设“绿色回收点”,对塑料杯统一分类处理并再生利用。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加剧、高温频频“爆表”的严峻现实,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置于战略核心,凸显了绿色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

  值此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主题为“智启新程,共筑未来”,聚焦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助力行业企业在变革浪潮中精准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共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王忠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东方证券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唐子佩,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学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等ESG领域重磅专家,共议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在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发表致辞称,ESG·首席气候官工作室聚焦ESG“朋友圈”,创下ESG领域三个“首次”,打造中国造纸行业首个碳中和论坛、搭建全国首个酒类ESG评级平台、发布首份全面聚焦中国转型金融发展的专业研究报告。未来,我们将持续为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媒体力量。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王忠民、雷曜、张建宇、李瑾、唐子佩、刘锋、张政伟围绕绿色转型的最新政策趋势、深入解读“十五五”政策锚点、技术赋能ESG价值转化、能源与消费ESG实践等热点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王忠民表示,当我们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的变现打通,把最难的消纳通过智能合约链接通时,ESG将会推动算力市场、绿电市场和基础设施的改变,让每一个链点实现社会、经济效果最好和ESG绿色价值最优的结合。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金融市场需提升对环境气候因素的定价能力,加强标准建设、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国际合作和监管;金融机构尽量减少信披风险,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定价效率。”雷曜指出。

  张建宇强调,“绿色‘一带一路’正日益成为全球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航道。无论身处国内还是海外,当中资企业将ESG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与创新动力,这些点滴努力必将汇成涓涓清流,最终融为助推全球SDG愿景的澎湃海洋。”

  李瑾表示,我们需要更多应用数字化技术工具,更好服务于碳数据的获取、加工、分析、使用,为ESG及“双碳”工作提供更好支撑。

  唐子佩表示,高质量的ESG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法律成本,直接提升企业盈利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强制性的ESG信披则通过增强透明度,减少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估值的波动性,吸引注重基本面的长期资本入局。

  刘锋坦言,ESG不是道德滤镜,而是风险管理的进化;转型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价值创造的重构。随着人类共识的日益扩大,一定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ESG事业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所有的企业都不是‘吃瓜群众’。ESG不能被当成临时、短期的工作去做,而应该作为企业长期的基本能力建设去做。”张政伟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经中诚信认证(深圳)有限公司认证,本次论坛全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已通过等量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精准抵消,正式获得碳中和认证。

  中诚信认证副总裁郭玥婷在证书颁发仪式上表示,中诚信认证(深圳)有限公司严格依据规范,对本届论坛的碳排放进行了核查。经审定,本次论坛通过采购CCER实现100%碳抵消。

  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已经连续三年获得碳中和认证。感谢每一位参与者对我们活动所展现出的巨大支持与深切肯定,让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关爱环境,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本次论坛将围绕能源发展、绿色消费展开两场深度思辨。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也成为绿色转型过程中高频词,以DeepSeek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深度重塑环保、消费、医疗等产业的格局,为绿色转型注入澎湃动能,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面对发展模式的瓶颈和内卷化趋势,推动ESG落地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反内卷”、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围绕“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平衡术”主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专委会副主任吕建中为本场圆桌主持人,晶科能源ESG负责人姚臣谌,协鑫科技中央研究院助理院长刘涛,深石集团CEO、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天,青昀材料集团董事长陈博屹,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东方证券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高臣就传统能源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能效,新能源企业如何应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分享了实践经验。

  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利用,如何重新定义消费行业的价值链条?在“构筑绿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圆桌对话中,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中国公共事务总监钱毓益担任主持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金燕敏,华住集团运营副总裁邓苗,麦当劳中国公关部副总裁金鑫,玛氏亚太区包装可持续负责人宗慧超,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企业公关及可持续发展高级总监吴亮围绕“绿色消费”分享真知灼见,探讨“链主”企业如何带动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2023年以来,我们连续3年发起“活力·ESG”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并编制了《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我们还将报告带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角,带到了阿联酋迪拜、阿塞拜疆巴库,得到了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广泛关注。

  今年4月,我们发起了第三届“活力·ESG”案例征集活动。截至本次案例征集阶段结束,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地方政府、中央企业、跨国公司、头部企业、金融机构等近200个优秀案例,覆盖金融、能源、消费、医药、人工智能等20多个行业。

  经过评委的层层筛选,最终56个案例被纳入《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其中,环境友好入围案例30个,社会责任入围案例20个,公司治理入围案例6个。我们将案例汇集成册,编入《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在本次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碳中和与ESG新闻部主编李德尚玉揭晓了入围案例。

  今年入围案例类型分为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公司治理3大类别:环境友好方面,领军企业普遍确立绿色战略目标,广泛应用绿色技术降碳并持续披露排放数据,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经济成为核心路径;社会责任实践呈现多元化特征。企业通过明确战略、设立专责部门、发布ESG报告及践行资源节约履行责任;公司治理层面,ESG深度融入核心管理框架。企业普遍设立专门委员会,将ESG目标与高管绩效挂钩以确保执行力,并构建涵盖合规、供应链安全、网络安全及数据保护的全面风控体系。

  这些实践印证了:ESG不再是附加题,而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推动着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造。企业正通过战略引领、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结合的方式,结合行业特性深耕ESG实践,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展现出应对复杂挑战的系统活力。

  未来,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以媒体之力,搭建ESG实践共享生态,为助力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媒体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