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长沙8月17日电 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中国能建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储气密封循环试验圆满成功。试验压力突破世界最高等级18兆帕,通过高低压循环、长时保压“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储气库密封性、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该实验室是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两座超大型试验洞,最大埋深110米,最高试验压力达20兆帕,具备“双洞”同步试验能力。实验室自2022年12月筹建,2024年8月投用,攻克人工硐室型高压力、多介质、长周期气体存储的安全与经济性难题。
在此过程中,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带领长江设计集团、万华节能集团联合攻关,取得刚柔复合密封体系、围岩承载理论、全域温度场数据获取、高压空气状态观测等“八大首创”成果,实现100%自主化。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其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突破显得尤为迫切。”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说,相比于地下盐穴储气,人工硐室储气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此次人工硐室储气技术研发成功,全面提升了“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先进性和引领性,将更好地推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并将助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相关技术可拓展至氢气、天然气、氨气等深地能源储存领域,形成跨行业技术辐射与协同突破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此次“重大突破”开创性地拓展了适应超高压、大波动条件下,集高经济性、高可靠性、高建造效率、高运行可控“四高一体”的深部地下资源利用空间,标志我国在人工硐室储气领域技术路线全面打通,将加速推动压气储能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据悉,中国能建压气储能人工硐室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与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应用“同频同步”,随着酒泉项目并网发电成功,标志我国压气储能行业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