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近期举办的2025届“小精专优”校园实习就业双选会上,不少毕业生就岗位职责、发展空间、薪资待遇等问题向用人单位进行咨询。
据介绍,本次双选会以“小规模、精匹配、专领域、优质量”为特色,聚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求,精准匹配专业对口岗位,吸引了20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共提供实习就业岗位231个,覆盖会计学、金融学、数字经济、艺术设计、国际商务等专业领域。参会单位中,70%为学院长期合作企业,30%为首次入校招聘的企业。
“学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小精专优’双选会模式,实现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双向奔赴。”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秦东生说。
除数量多、覆盖面广,双选会岗位设置还紧密贴合学校专业布局。金融学院对接金融和证券类岗位,国际商学院对接财税类岗位,创意艺术学院聚焦新媒体运营、UI设计等方向,信息学院则提供软件开发维护、数据分析等技术类岗位,实现“专业—岗位—企业”三向精准匹配。
“一家数字创意公司提供的设计岗位与我的研究方向高度匹配,让我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新方向。”创意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李一凡说。
为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提供简历指导和面试技巧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就业市场、明确职业目标、提升求职能力。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还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专业+产业+就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百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合作项目。学院就业服务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马浩辉介绍,目前学校已获批5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包括就业实习基地项目、人力资源提升项目等。通过项目化运作,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并共同开展学科研究和产业开发。这种“五共同”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适应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