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7%,核心CPI连续三个月涨幅扩大......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最新预计,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有分析认为,未来宏观政策的重点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装备制造业发挥“压舱石”作用,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加快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继续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装备制造业继续发挥工业生产“压舱石”作用,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数智化转型稳步推进,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持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其中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均实现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2%、24.0%、17.1%。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加快,1-7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0.5百分点。背后是“两新”等扩内需政策加力扩围,“抢出口”效应下出口表现出较强韧性,以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产业快速增长,并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付凌晖表示,7月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继续提升。下阶段,工业生产发展向好具有较多有利条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消费政策力度或将加码,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20.6%、14.9%、13.8%。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同比增长4.8%。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比上年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
“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带动下,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持续完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
展望后续,王青认为,接下来促消费政策力度还将进一步加码。7月底发改委会同财政部下达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预计部分资金将在8月份形成支出,并带动8月社零增速回升。
中美关税战再获缓冲。从外贸来看,今年以来,面对贸易环境急剧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7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在出口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口也在逐步回升。7月份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付凌晖认为,从下半年的情况看,随着我国持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外贸多元化对出口的支撑将继续显现;我国企业大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转型步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含量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也有利于出口增长。此外,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外贸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稳外贸,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政策效果也会继续显现。
反内卷显成效,核心CPI连续三个月涨幅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随着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政策作用显现,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了部分领域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价格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由涨转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且连续三个月涨幅扩大。今年以来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显示出市场供求出现积极变化。
从PPI来看,7月份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其中,煤炭、钢材、水泥、光伏、锂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了0.1-1.9个百分点,对PPI环比下拉影响比上月降低0.14个百分点。
对于下阶段的物价走势,付凌晖表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国内部分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但随着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显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继续发力,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价格合理回升的基础将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