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6 10:29:40 股吧网页版
运营商不会告诉你的“免费手机”的秘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费送你个手机,只需要每月199话费,交3年。

  朋友们,谁领过这种手机?

  运营商的套路其实好多年了,可能很多人告诉过你,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实际上这是运营商偷偷给你办了一个小额贷款业务。但我们作为一个严谨的财经账号,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八一八这里面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门道

  不管是送手机、智能音箱还是送智能手表,他的背后往往是一份分期合同,通过运营商贷款,并且还款给金融机构。

  你每个月按时交话费,相当于按时还款,实际上手机的成本是从你话费里扣除的。因为捆绑了你的套餐,这种合约,不到期根本取消不了,除非交违约金。如果你想干脆不用了,欠了话费不交,那有可能影响征信,未来要贷款买房买车的时候就很麻烦。

  但这份合同会被包装成“ 送你个手机,每月按时交话费就可以了 ”。

  “0元购”“免费送手机”“续约有礼”,这些词你听着是不是很熟悉?

  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不会明着跟你说这是一份分期合同,如果说了是“分期”业务,或者告诉你是“贷款”,那很多客户就会犹豫和拒绝了,这对于一线营业员来说压力很大。

  因为很多地方营业厅实际上是第三方代理运营,营业员只有500元~2000元的底薪,收入主要靠卖手机、装宽带等业务提成。这种每月交话费分期卖手机的业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完成任务的绝佳途径。

  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给大家理一下。

  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支付100%控股了甜橙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它推出的“橙分期”就是一种信用购机活动,基本上你在电信营业厅被推销办理的话费套餐送手机都是这个。它背后操作的套路就是,用户每月交套餐话费,电信会把一部分话费充到“翼支付”账户里,再由“翼支付”向贷款公司还款。

  中国联通和招商永隆银行成立了招联消费金融,如果你怀疑自己也莫名其妙办理套餐参与了借贷,可以下载一个“招联金融”App看一下。

  还有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消费分期公司长期合作,拿了移动给的免费手机免费音箱的用户也可以去中国移动的和包App自查一下。

  这些金融机构要么就是由运营商控股,要么就是和运营商长期合作,这背后的资金流转非常复杂,链路长、涉及机构多。

  按照规范流程,营业员需让用户手持告知书、实物产品一起拍照,作为知情凭证的证据纳入业务档案,而且《分期业务告知书》上,通常会用加粗标注“分期产品”“逾期影响征信”“将产生违约金和罚息”这些字样,让用户充分知晓后果。 但实际上很多老年人,和对金融知识不太了解的年轻人是稀里糊涂的就签了,也有一些是工作人员手持《分期业务告知书》偷偷对着用户拍个照片,甚至合同里的签名也是代签的。

  看看这些真实案例,你有没有发觉自己也中枪了?

  很多人要问了,那运营商为什么不能直接了当告诉大家这是分期贷款呢?

  除了营业厅一线销售业绩压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防止用户卖手机套现。其实早些年所谓的“苹果合约机”、预存话费送手机也是差不多的活动,但很多人拿到手机转手就卖、套餐次月就停的情况很普遍。运营商推广分期消费是为了避免套现行为,确保用户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使用周期。正因为存在这么多弯弯绕绕的门道,营业厅工作人员和消费者的沟通成本太高了,所以还不如“少说为妙”,反正按时交话费就行了,还免费得一个手机,听起来是不是挺不错的。

  这让原本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似乎走向了双输的局面。

  不过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实际操作上难度不小,我们拆解一下这类业务,

  运营商只是业务发生的场景,背后资金流转靠的是放贷的金融机构。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分别是由不同的部门来监管,金融监督部门负责监管金融机构,但他无法直接约束运营商。在营业厅里,怎么销售怎么签合同就成了一个难规范、难追责的“灰色场景”。

  我们为此咨询了很多金融从业者,他们给出了一些专业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约束营业厅的推销,而在于约束规范金融机构与运营商的合作行为,加大合作机构的处罚管理力度。对类金融机构和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分类治理。

  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两个概念,持牌金融机构就是受强监管、业务规范、公信力高的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而类金融机构业务更灵活、监管较松、风险相对较高,比如贷款、融资租赁公司、P2P 网贷平台。

  所以运营商合作的这些贷款公司大多数还是属于“类金融机构”。去年5月出台的“退金令”,要求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类金融机构。举个例子,中国电信去年7月就退出了一部分金融业务,旗下的天翼电子商务挂牌出售了旗下三家借贷融资保险公司的股权。

  对于持牌金融机构,专家们认为要重点关注场景合规。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联通和招商永隆银行成立的招联消费金融,就属于持牌金融机构,它在2024年的全年营收登顶了消费金融行业,像这类大体量的持牌金融机构,更应当严格遵守《金融消保法》,“有没有回访过金融消费者?有没有确认消费者真实的贷款意愿?”这些都是它们应当完成的尽职调查,但目前状况是欠缺的。

  所以运营商免费送手机到底是福利还是套路?

  大家了解了这里面的门道就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是免费的,越是最贵的,赶紧转发给你的家人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