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16日电(记者高婷、何丰伦)从年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起,“好房子”就成为房地产领域的热词。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好房子”建设力度,不仅将新房子打造成“好房子”,也将更多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更多小区搭建了风雨连廊,更多社区搭载了智慧大屏,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出台推动政策、加强技术支撑、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物业服务、健全产业体系六方面总结了各地经验做法。受访专家认为,“好房子”建设是各地楼市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需求变化是各地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内因;“好房子”建设被纳入城市更新机制,能够有效引导市场供给结构调整,推动城市空间优化,提升区域宜居度和竞争力,从而为楼市带来更稳健的增长动力。
需求变化是各地政策发力的内因
“‘好房子’建设是各地楼市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因城施策,结合本地需求优化住宅设计、公共配套与社区功能,不仅能够提升居民居住品质,还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主任张光利说。
从完善支持措施上看,北京市、湖北省通过优化计容方式,引导住房品质提升。如北京市印发《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通过底层架空、配建公共空间、增设风雨连廊等方式,补充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多样化生活场景;湖北省印发《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开发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社区养老、医疗、文化等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需求变化是各地政策发力“好房子”建设的内因,随着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加快,也在倒逼地方政府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一方面,人口流入城市关注提升住房品质,例如西安、合肥强化智能建造试点和技术导则来吸引新增住房需求;而另一方面,人口流出城市则面临首套刚需不足的情况,因此,加大‘好房子’建设将有效拉动当地刚改需求入市。”他说。
强化科技赋能激发房企创新动力
通知总结了各地推进“好房子”建设中强化科技赋能的举措,如广东省、江西省、河南省围绕“好房子”建设开展科技攻关,福建省、江苏省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等。
记者在浙江杭州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调研时看到,社区安装的智慧大屏仿佛社区的“智慧大脑”,时刻滚动着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托幼等信息。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给老人配备智能手环,该社区还通过智慧大屏实时关注房间内马桶用水情况,用以判断独居老人活动频率,如超过一定时间未用水,社区就会及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询问老人具体情况。

图为浙江杭州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智慧大屏

图为浙江杭州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智慧大屏
记者通过采访建诚智库首席研究员何田了解到,杭州拥有较高的商品房占比(约在70%以上),以及较高的房价水平和物业费,使得市场化程度也相应较高。如当地绿城、滨江等物业企业能够提供较好的服务,已进入技术驱动的发展新阶段,实现了技术、收费、供需等多方良性循环,为养老居家、打造智慧城市等提供了样本。
张光利表示,“好房子”建设正在加快与科技深度融合,智慧家居、物联网、AI控制系统、节能环保材料等技术应用不断普及,推动建材、智能家居、节能设备等产品迭代升级。
“这为企业开辟了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的新赛道,促使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应用到房屋建设中,加快推动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转型。”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同时,针对“好房子”项目的支持性举措如金融优惠等,不仅能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能激发房企在产品创新、技术应用上的动力,加速“好房子”项目落地。
“好房子”建设正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不难发现,“好房子”建设正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

图为上海市静安区谈家桥城市更新项目工地(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曹晶晶表示,将“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是以提升居住品质为切入点打造宜居城市。一方面,新建“好房子”能够推动住房开发迈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推动“老房子”“旧房子”向“好房子”升级,也对有效拉动投资与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好房子’建设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明确的品质导向,避免城市更新出现‘重面子、轻里子’‘重规模、轻质量’等问题。”张波说,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开展的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其获奖方案不仅适用于新建住宅,也会被多地纳入城市更新项目的设计参考库,推动城市更新不断升级。此前,北京、上海等城市通过“原拆原建”改造危旧房,既保留历史风貌又提升居住品质,进一步带动了周边房价企稳回升。
张光利说,“好房子”作为改善性与品质性住房的代表,能够有效引导市场供给结构调整,推动城市空间优化,提升区域宜居度和竞争力,从而为楼市带来更稳健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