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财收益频频下调的背景下,混合类产品收益备受市场关注。2025年上半年,多家理财公司旗下混合类理财产品发布分红公告,宣布进行现金分红。
整体来看,混合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亮眼。普益标准监测显示,2025年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129%,整体收益具备一定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理财公司在混合类产品方面的布局愈加积极,新发产品数量及规模增速明显。分析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权益类投资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理财机构在强化以“固收+”为核心策略的混合类产品布局,通过多元化策略应对市场波动。整体来看,下半年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会持续回升。
稳健性与灵活性兼备
近日,兴银理财发布《富利兴成阿尔法一个月持有期 2 号混合类理财产品利益分配公告》,拟进行利益分配,分红形式为现金分配。根据公告,本次分配基准日为 2025 年 8 月 4 日,每单位份额分配0.03元/份。
此前,信银理财宣布,对旗下鸿盈象混合偏债三年定开 1 号理财产品进行分红,每单位份额分红金额0.036元。
根据投资性质的不同,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其中,混合类理财产品是指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均未达到80%的理财产品。
据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公司旗下部分混合类产品发布分红公告。
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表示,2025年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129%,较上期增长24.57个基点,整体收益具备一定优势。
从净值表现来看,据Wind数据,在已披露最近净值的2000余只混合类理财产品中,超过1320只单位净值大于1元,最新单位净值大于1.2元的近240只。
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强调,近期混合类理财产品业绩表现稳健,整体收益水平优于纯固收类产品。混合类理财产品通过股债等多元资产配置实现风险分散,配置策略上通常采用“固收+”的模式,以债券之类固定收益资产打底(占比60%~80%),搭配权益类资产(20%~40%)及衍生品等增厚收益,能在控制波动的前提下争取更高收益。在利率下行环境中,混合类理财更具收益弹性。
在屈颖看来,相比其他理财类型,混合类银行理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稳健性与灵活性兼备。与现金管理类或定期存款等产品相比,它的收益潜力更高,同时可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和抗通胀能力;与纯债类理财产品相比,它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增加组合收益机会;与权益类理财产品相比,其风险更可控,波动较小。
屈颖进一步指出,在配置策略上,混合类理财注重资产的灵活组合与动态调整。债券部分为产品提供稳定收益和风险缓冲,权益部分则捕捉市场机会以提升整体回报。同时,根据市场周期与投资目标,会适时调整该类产品的债券与权益的配置比例。此外,通过投资标的的多元化,混合类理财产品可有效分散风险,并根据产品定位采取偏股型、偏债型或平衡型策略,实现稳健收益与市场机会兼顾的投资目标。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王昊宇也表示,混合类理财可以通过股债等大类资产的动态配置来实现产品收益的增长。随着近期权益市场的回暖,混合类产品的表现也比较亮眼。
上半年以来,混合类理财产品规模及新发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加。Wind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8月14日,新发混合类理财产品超过300只,其中多为偏债混合型产品。
武苏伟表示,近期新发混合类理财产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品设计更精细,出现目标波动率型、主题投资型等创新品种;二是发行数量同比增幅明显,部分机构混合类产品占比已超30%;三是业绩基准多设定在3.5%~4.5%区间,较纯固收产品高出50~100个基点。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人士表示,在存款利率和纯固收理财都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适度收益增强的需求愈加迫切,能够提供兼具稳健和增强收益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较为青睐的“中间选项”,今年投资者对这种混合类理财的配置热情有明显的提高。
据普益标准监测,截至8月14日,全市场混合类理财存续产品数量2006款,存续规模达6600亿元,最新存续规模占比为2.11%。
中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上半年年末,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比虽保持高位,但混合类产品规模占比逐季回升,或与今年资本市场表现改善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号召相关。
青睐“固收+”策略
混合类理财升温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固收+”策略青睐度的提升。
前述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人士表示,“固收+”策略是混合类理财产品中非常主流且重要的一类策略。当前各家理财公司发行的混合类理财产品,其投资策略的核心大多是“固收+”,通过固收资产提供基础收益和风险缓冲,再通过小比例的风险资产(尤其是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
财通证券方面分析认为,上半年,固收类产品占比略有下滑,混合类产品占比上升,表明“固收+”产品吸引力提升。
在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王昊宇看来,目前混合类理财产品普遍采用多元化资产配置,例如在债券资产基础上配置股票、优先股等权益类资产,部分产品还引入黄金、REITs 等另类资产分散风险。相较于纯固收类产品,混合类理财产品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更强的收益弹性。
王昊宇表示,存款利率下行推动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市场,但投资者仍以配置低风险固收类产品为主。混合类产品因风险等级较高,目前占比相对有限,因其收益率显著高于现金管理类产品,吸引了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并追求相对高收益的投资者。
从产品供给层面来看,上半年机构对混合类理财的布局积极性也在增强。
王昊宇表示,从市场趋势以及监管导向来看,权益类投资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头部机构在混合类产品的布局上也在提速,通过多元化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兴银理财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低利率时代,多资产经营能力将成为财富配置和资产管理核心竞争力,理财投资也从过去以资产为重心转向以策略为重心,从资产构建转向大类资产配置,从以固收等票息资产为主到覆盖多资产、多策略资产组合。
华宝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分析指出,当前理财公司普遍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型。未来,加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强化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仍是理财公司破局的关键路径。
从趋势来看,下半年以“固收+”为核心策略的混合类理财或将进一步扩容。华源证券在理财研报中指出,由于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预计下半年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会持续回升。
屈颖也认为,随着居民财富总量的积累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分化,市场对兼具稳健性与增长性的理财产品需求会不断增加。混合类理财产品因其资产的灵活配置特征,可有效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有较大提升,资产类别丰富,混合类理财产品可灵活捕捉不同资产的投资机会。
屈颖同时提醒道,债券市场波动对固收资产收益空间的影响、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监管要求不断趋严,加之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向保守,这些因素也共同构成了理财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下半年,随着各种熨平产品净值波动手段的整改进入冲刺阶段,潜在的产品净值波动放大和负债稳定性问题值得关注。对此,投资者应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树立多元大类资产配置思维,实现固收、权益、商品等多品种的均衡配置,通过配置股票、黄金、REITs等资产,分散债券市场单一风险,利用衍生品等策略对冲利率风险。理财机构也需要优化产品设计,增加低波产品布局,发展“摊余成本法”“混合估值”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