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7月以来,受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5%的目标水平之上。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下半年“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预计将以用好存量政策为主,同时保持加码的主动性。
从生产端来看,7月表现为服务业好于工业。当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5.8%,而工业增加值回落1.1个百分点至5.7%。服务业的相对强势,与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居民出行意愿高涨有关,当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服务价格均有强于季节性的表现。而工业增加值之所以出现回落,则是受到需求端的拖累。
从需求端来看,7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2%,较6月加快1.3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主要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到期日之前“抢转口”效应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较6月份回落。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3.7%,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受限制性政策纠偏以及居民外出意愿上升推动,餐饮收入增速反弹0.2个百分点至1.1%,但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0%,比上月放缓1.3个百分点。受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下达节奏与风控系统升级影响,7月份以旧换新品类增速出现回落,应是主要拖累。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较1~6月放缓1.2个百分点。其中受天气因素影响,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2%,较1~6月放缓1.4个百分点。在设备更新效果减弱、出口不确定性上升以及“反内卷”清理落后产能等综合作用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较1~6月放缓1.3个百分点;“9·26”以来政策对于房地产的提振效应逐渐耗散,市场仍处于震荡寻底状态,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0%,降幅较1~6月扩大0.8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7月份外部环境的复杂严峻和国内极端天气均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但从工业和服务业表现来看,1~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增长5.9%,分别高于去年全年的5.8%和5.2%。去年全年经济增长5.0%,以此作为参照,当前经济运行仍在5.0%的增长目标之上,并未失速。
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充分肯定了经济表现,认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进而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预计下半年政策力度将比较克制,以“持续发力”用好存量政策为主,但也保留了“适时加力”的空间。
从重点工作来看,会议首先提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扩内需仍是下半年的首要工作。其中促消费的重点将会逐渐转向服务消费以及改善民生方面,近期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育儿补贴、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即与此有关。投资方面要“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近期雅下水电工程、新藏铁路等集中开工,“两重”建设有望带动下半年基建增速反弹。
其次,会议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并且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置于改革工作中。其中统一大市场建设与7月1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一脉相承,针对性地提出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三大举措。与中央财经委会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表述相比更为柔和,或许为了避免执行中的单边化、简单化理解。
最后,会议要求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会议未对房地产市场做出直接部署,而是要求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或由于7月中旬刚刚召开高规格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相关部署已相当全面,所以着墨不多。会议继续强调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与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部署相比,下半年重点将转向退平台。
整体来看,下半年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经济工作重心向服务消费、改善民生、“反内卷”、防风险等结构调整方向倾斜。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实现5.0%的增长目标仍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