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千帆星座的建设与运营商垣信卫星在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了《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一包件二:一箭18星运载火箭发射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蓝箭航天、天兵科技和中科宇航入围候选人,综合得分依次为第一到第三。三家火箭公司提供服务次数均为1次,服务/交付周期均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3月。
某头部火箭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中标的火箭均为可复用液体火箭,预计于年底前完成首飞,第二发进行组网卫星发射。不过,在前几次发射中,这些火箭都还无法实现重复使用。”

三家公司新型火箭首飞在即
蓝箭航天8月14日发文表示,公司的朱雀三号火箭将于下半年实施首次轨道级发射并开展首级回收试验。该火箭的成功研制将提升我国商业航天发射能力,为多星发射任务提供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朱雀三号是一款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目前,朱雀三号的首级已接近完工,可实现20次以上重复使用,可将发射成本降低80%至90%。该火箭配备的天鹊-12液氧甲烷发动机,已完成多次地面测试,性能稳定可靠。
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火箭将于8月底迎来首飞。力箭二号是一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面向未来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和低成本货物运输需求,具有大运力、高可靠、低成本特征,具备太阳同步轨道、近地轨道、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低成本大规模进入太空的能力。据其规划,力箭二号重复使用次数大于20次,将于2027年完成火箭一级和助推器回收。
7月以来,天兵科技相继完成了天龙三号火箭九机联合静力试验、天龙三号酒泉发射工位(一期)的竣工验收。据介绍,天龙三号瞄准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核心需求,产品性能对标国际知名火箭SpaceX的猎鹰9号,凭借强大的推力、可复用的优势,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一箭30星以上群打能力的大型液体火箭。
值得一提的是,入围的三家公司中,蓝箭航天、中科宇航相继于近半个月进行了IPO辅导备案。
垣信卫星今年已发布三轮招标
7月下旬,垣信卫星发布了《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拟采购一箭10星/一箭18星两种搭载规格的火箭发射服务,共计7次发射服务、发射卫星94颗,招标金额13.36亿元。
上述三家火箭公司正是这次招标中一箭18星服务的中标候选人,但8月11日垣信卫星发布的另一则公告显示,这次招标中一箭10星的发射服务因“截至投标截止时间递交投标文件供应商不足3家”失败。某头部火箭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一箭10星的供应商只有两家,后面可能会转谈判。”
与此同时,垣信卫星随即启动了一箭10星发射服务的第二次公开招标,项目采购内容、技术要求、交付周期与最高限价(含税单价5.5万元/公斤(卫星))均保持不变,金额为6.16亿元。
早在今年2月,垣信卫星首次发布了千帆星座2025年发射服务项目招标,但均因“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而宣告失败。
2024年,我国两大卫星互联网星座均启动了组网发射。截至目前,千帆星座已经完成五批次组网任务,在轨卫星数量已达90颗。第五批卫星的发射时间为今年3月。千帆星座规划的总规模超1.5万颗卫星。
中国星网旗下国网星座的建设近期明显提速,7月27日到8月4日实现了“9天3发”。8月13日,国网星座再次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国网星座今年以来的发射采用了“国家队”长征系列的多型火箭。
卫星产业链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卫星互联网真正的密集组网会以民商火箭开始承担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为标志。按照组网规模和周期,“国家队”的运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依靠民商火箭充分进入市场。